岷,你面对的变化太大,对你真是巨大的考验:一方面是生活由两个人变成三个人,要调整自己的家庭角色;一方面是生活范围由单位变成家里,要调整自己的社会角色。之前的社会经验、良好的人际关系好像都失效了,之前的工作中被认可的成就感也无从获得——这样的变化可以说是天翻地覆的。
妈妈本来就容易焦虑:孩子学习不好能考上好中学吗?考不上好小学将来能上大学吗?考不上好大学能找到好工作吗?找不到好工作以后能有好日子过吗?
孩子竟然有这个习惯,这老师能喜欢吗?老师不喜欢得给孩子多少委屈受啊?
……
放弃了原来的工作回到孩子身边的妈妈更容易焦虑:我都放弃那么多了,孩子要是不能更出色,那不是得不偿失?孩子爸爸压力那么大,家里再不安稳对得起他的辛苦吗?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放下这份焦虑。
1.别把所有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我们首先是个更好的女人,其次才是个更好的妈妈
自己健身——跟着APP学瑜伽,跑步,平板撑,卷腹……
烹饪美食——蒸的煮的烤的……
听歌看书……
自己喜欢什么去找一两样做起来,也定个计划,每天做点什么,让自己有成效自己也会更开心——我们值得变成一个更好的我们。
2.明确我们的教育目的,时不时提醒自己:我们要的孩子是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是一个长大后快乐的人,这是我们的目的,是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回头想想是不是偏离了的目的——
我任教的学校是职高,十多年,看到很多孩子本性善良但是很不开心,和家里关系很不好;也看到一些孩子虽然学习不好但是心理阳光。我要说的是,学习好不好其实和孩子以后出息不出息关系不大,学习再好心里不阳光也不会快乐。
关于王政的学习,我认为:她有学习好的资质,她有她的聪慧和心灵手巧;她有上进心,也是个要强的孩子。
明确了这个之后,我坚信:她真的想通了自己知道了要学的话,她一定是可以学好的。
整个小学没有多少知识量,完全在王政的能力范围内。
我的建议:
玩。领着她到处走,去看花看草看秋天来了,去看树叶落了看蚂蚁搬家——亲近大自然的孩子才更有创造力更有“不断成长的”战斗力
学。一是阅读。去书店图书馆蹭书看。去看绘本看故事看图画……未来的高考倾向,得语文得天下,而语文要想好,首先是阅读量要足够。在她小时候有意引导她阅读,等她自己爱上阅读之后,就完全不用担心她的阅读量了。二是英语,我一会儿给你个链接,可以在线学英语的。
做。王政本就是个内心细腻的孩子,和她一起做家务,扫地拖地的时候、烧饭时让她搭把手,别嫌她慢或者做得不够好,真诚地为她的帮忙表示感谢“妈妈有了你的帮忙觉得很幸福,有个小棉袄就是不一样”“我一个人择菜不能这么快,你帮手了咱们才这么快做好了,有个小棉袄就是不一样”……这样,她真正感到被这个家需要,会更好融入进来。她也会在这个过程里更多地体谅爸爸妈妈的辛苦。
听你转述,那个幼儿园我真的不喜欢——能换个不学习的吗?或者干脆等要上学前一年再去上幼儿园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