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意向》第二天

为了客观研究城市物质形态与城市可意象性的关系,凯文·林奇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城市——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对其中的长驻居民展开调查。基本手段包括要求他们描述、画草图、想象他们在城市中行走,并叙述此过程中定位的难易度和某些城市元素的可意象性。

比较这三座城市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共性的结论。

1、人们具有从周围环境中提炼出结构和个性的能力。

2、三座城市的物质环境不尽相同,但都存在一些城市意象的基本元素,如道路、区域等,这些元素的强弱和有效程度是可以横向比较的。

3、空间广度十分重要,因为它能够使观察者处在一个能清晰感知城市各元素、以及自己与城市关系的位置。如波士顿的查尔斯河沿岸,洛杉矶开阔的市民中心。

4、城市的景观特征使人愉悦(水面、植被等)。

5、城市的社会经济状况也能影响人们对城市的感知,甚至以此划分出区域,如“上等居民区”和“下等阶层购物区”等。

当代中国城市还有个林奇没能讨论到的问题:城市缺乏系统性规划且变幻速度过快,导致人们对同一片区不能产生稳定长久的认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方面,本书从一个设计者的角度写就,很好地诠释了上述讨论的设计法则的概念;另一方面,这本书带有社会科学方面的思考,...
    青青狐阅读 5,532评论 0 0
  • 我想经过风 我想经过雨 还想经过你
    职场有料妹阅读 1,859评论 5 7
  • 刚来报到的时候,接待我的师姐带我来找宿舍,当时九月份的广州,下午三四点,晴空万里,温度突破30度。而当我知道我住在...
    KE大叔阅读 3,555评论 0 1
  • 1,城镇化红利期还很长。 任志强:从全球看,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非发达地区,城市化的速度都在加速,为什么?因为第一产...
    温柔的小刺猬阅读 90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