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月读了几本怀念已故亲人和朋友的书,看完后内心有一些释然。
1、《背影》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讲述的是父亲送自己离家求学、在火车站告别的一幕,在那一刻心生感慨,体会到了父亲的不易和父爱深厚,父爱的表达是自我、粗糙和笨拙的。
马未都先生的散文集《背影》讲述的是与25位故人相交往的故事。
马先生爱好广泛,擅于交友,本身又是编辑、收藏家,知识面广,三教九流都有话题聊,生活中处了很多朋友。
书中回忆他与这些朋友相识、相交的经过,以及这些朋友在生活中的闪光点,作者没有刻意渲染情感,只是在平静讲述一个个朋友的故事。
觉的马先生及他的朋友都是平凡人,做着平凡的事,但他们又是与普通人有距离的人,只有马未都才能结识的,圈子这个东西是对等的。
有些人一转身就是永别,所以珍惜眼前人。
2、《人间最后一封信》
套用序中的一句话来表达感受:“《人间最后一封信》是部老年生活启示录”。
作者讲述了11位住在养老院老人的故事,他们的经历各不相同,有怀念亲人的、有逃离家庭的,有追寻自由的,到了晚年,他们开始过的小心翼翼,人老了有很多的力不从心和无奈,所以学会与生活和解是门技术。
虽然是讲11位老人的故事,但其实是部分老人精神状态和生命状态的一种呈现,是部分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人的状态缩影。
优雅有尊严的、没有遗憾的变老是一种理想。
3、《活过》
翻这本书的时候几次泪流不止,在很多故事中看到了父亲的影子。
《活过》是《南方人物周刊》从“逝者”栏目精选的纪念故人的合集,文章中有对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的怀念、有对记忆中最美好时光的珍藏,每一篇都饱含深情。
书中讲述的都是普通人的事,日常烟火,柴米油盐,日子过的平常又平凡,但都在努力追求美好,努力经营自己的生活。
杨锦麟先生说:“我几乎读遍了“逝者”每一篇文章,深深觉得,他所具有的具象图解效果,不亚于一部部历史纪录片,每位“逝者”都是立体、丰满而令人难忘的。
很喜欢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