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总会遇到许多风风雨雨,我们或许会遭遇打击,陷入困难,感到彷徨和无助。
但风雨过后便是晴天,生命里也总有温暖之人,在你摔倒时伸手拉你一把。
俗话说,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在任何时候,你会悟多一份真谛,心怀更多正能量。
因为你帮我一次,我会记你终生。
01CY故事
受人之恩,铭记于心。
《易经》云:“施人之事,不记于心;受人之恩,铭记于心。”
做了有恩于别人的事情,不必记在心上,到处宣扬;接受了别人的恩惠,要时刻铭记在心,有机会就报答恩情。
从前有一个商人,在过河时不小心落水了。
他在水中挣扎,对着岸上的行人说:“我是济南的富商,谁要是可以救我,我上岸后用一百两银子报答他!”
这时正好路过一个农民,救他上岸。
他上岸后,只给了农民十两银子。农民问:“你不是当时承诺给一百两吗?为什么只有十两?”
商人不屑地说:“对于你来说,十两银子已经够多了!”他早已将别人对他的救命恩情,完全抛在了脑后。
农民摇摇头,没有要他的银子就走了。
过了一段时间,商人再次乘船渡河。途中船碰到礁石,再次沉没,商人又一次掉进了河中。
这次,农民经过,头也没回就走了。
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像这样的人。风光后就忘了有恩于他的人,成功后就远离那些帮扶过他的人。
一饭恩情,就该千米奉送,滴水之恩,就该涌泉相报。
做人,不能忘恩。
别人帮我们,不是义务,是念着彼此的情分。要珍惜生命中那些真心实意帮助我们的人,他们是我们的贵人。
人这一生,观众很多,贵人难遇。
很多人平时看起来关系好,但真正到了危难的时候,很少有愿意扶你一把的。
毕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难处,愿意帮你的人一定是对你真心的人。一辈子不长,要把对你好的人放心上。
02CY故事
珍惜,愿意帮助你的人
有句话说: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确实如此。别人帮你,并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愿意帮助你的人,是舍弃了自己时间和精力,放下了过往的计较和得失,才会在你最落魄无助的时候陪伴左右。
患难见真情,珍惜有心人。
我们都知道,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患难与共的好朋友。
但是再好的关系,一旦没有注意维护和珍惜,也会像挂在蜘蛛网上的水珠一样摇摇欲坠。
1863年1月7日,恩格斯的妻子玛丽·白恩士患心脏病突然去世。
恩格斯写信给马克思表达丧妻之痛时,原以为会收到他的关怀和安慰。
却没想收到的是寥寥数语的平淡慰问,而关于贫困生活开支的抱怨和烦闷依旧如常。
极度悲痛的恩格斯看到之后不禁有点生气,难以释怀马克思那冰冷漠然的态度,并回信指出来。 马克思这才恍然。
他总以为帮助不会迟到,却没有设身处地尽到一个做朋友的情分,为恩格斯着想。
珍惜愿意帮助你的人,就是在守住一段坚贞的友谊。 进行深刻的自我批评之后,马克思回信恩格斯,对他做出了真诚的反省。
最后,恩格斯选择了原谅,还不忘在信中夹了一张100英磅帮助他度过难关。
茫茫人海,能相知相扶的人太少,切莫冷落关怀你的人。
愿我们都能收获纯澈之心,金子般闪亮的情义。
03CY故事
你帮我一次,我记你终身
前几天,在书上看到这么一句话:
人体上的细胞,每过7年就会全部更新换代一次。
意思是,人都是会变的,每隔7年,就有一个全新的自己。
但其实,这世界上,有些东西是永远都不会变的。
那些帮助过你人、对你好的人、给过你温暖的人,他们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们,也照亮了世界。
即使是多年以后,我们心中依旧会有他们的位置。
每次想起,心里总会不自觉的给他们亮起一盏灯。
朋友大瑶和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小的时候,她家特别穷,每次还没到庄稼收成的时候,家里就没有米下锅了。
这时候,她爷爷就会去邻居家借一些大米、面粉等主食。
等到家里庄稼收成的时候,就会马上还给人家。
但每次还的时候,爷爷总会多给上几斤,或者给邻居送一些腊肠、蔬菜什么的。
那时候她觉得很奇怪,借多少还多少不就行了,为啥还要多给一些。
看着她不解的样子,爷爷解释道:
受人恩惠,予以回报,这是每个人在社会之中的立身之本,更是做人应有的道义。
若别人待你三分,你定要回人家七分,这是情义的馈赠,更是感情升温的秘籍。
知恩图报,是对他们的一种珍惜;
懂得回馈,是对真情的一种升华。
后来的日子里,只要谁家有困难,另一方家里都会热情帮助。
几十年来,两家的关系,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而大瑶,也将这份为人处世递给了她身边的每个人。
若是找朋友帮了忙,她下次就会回人家一份礼物。
若是朋友请她看电影,她下次就会请人家吃个饭。
人和人相处,就是一场礼尚往来的储蓄。
你存一些本金,我存一些本息带利。
你有来我有往,才能感受到爱的流淌。
古语有云:“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你投之以桃,我必报之以李;你雪中送炭,我定仗义相助。
是的,做人,要常怀感恩之心。
你施于别人,别人才会回敬你。
爱是对等的付出,是你来我往的情感馈赠。
爱,是美德的种子,是生活的火焰,充实了生命,精彩了世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