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偏好,放弃的最大价值
成本的概念在经济学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它的研究和应用,贯穿整个经济学体系。它深不可测,千变万化。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是人们想象出来的。
简言之,成本就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理解这个概念要明白:第一,负面感受不是成本;第二,你的成本由别人决定。第三,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货币成本不是全部成本。还有时间,精力,信息价值等等各个方面,做决定时,别只盯着钱。要考虑全部成本。
例如:1,美国征兵制,将义务征兵制改为发薪水的志愿兵,更便宜。2,中间商赚差价,让商品更便宜。3,药品增加供给,价格才会下降,腐败也是一种制度成本。
二,资源的价值,重新理解盈利和亏损
从成本的角度理解盈利,凡是盈利都是意外。也叫横财(windfall profit)。是我们意识到这个商品的价值跟预期的不一样的瞬间产生的。
亏损也是意外。是没有想象到,预料到的。也叫横祸。(windfall loss)
一旦出现盈利,资源使用成本会提高,一旦出现亏损,资源的使用成本会下降。
难点在于找出盈利或亏损的原因。因为各种资源是捆绑在一起使用的。
产品的供需决定产品价格,产品价格决定原材料的成本。是供需决定论,而不是成本决定论。
“租”,是对资产的付费。这是经济学里非常重要的概念。这个资产的含义很广:土地,矿山,人的才能,发明创造,甚至是特权。只要是能带来收入的资源,都叫资产。
租是旱涝保收的收入。在经济学上,有经济租,准租,寻租,垄断租……例如:导演潜规则女演员,也是一种租
寻租概念起源于一个问题,贼对社会有什么害处?经济学家戈登•图洛克的一篇文章《关税、垄断和偷窃的福利成本》指出:他们平添了人们造锁的成本。为了防范偷窃,人们消耗了真实的资源。
经济学里,寻租是指那些向政府争取优惠政策,让自己得到好处,同时导致总资源发生耗散的行为。很多国家由于制度设计不合理,寻租行为非常普遍。这样的国家虽忙碌,但却非常穷。
三,思科定律,从社会成本看问题
社会成本问题在经济学中有非常重要的政策含义。人们只有理解了社会成本问题,才能顺应社会和市场的基本运行规律,制定出因势利导的经济政策。
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最早把社会成本问题讲清楚,1991年,因而拿了诺贝尔奖。只有他看到了纠纷背后与资源争用相关的、中性的经济本质。
科斯的非凡见解:所有的伤害都是相互的。不是一方伤害另一方,而是双方为了争夺相同的稀缺资源。谁避免意外成本最低,谁的责任最大。
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是被引用最多的经济学文章之一。
思科定律最流行的版本是:在交易费用为零或足够低的情况下,不管资源最初的主人是谁,资源都同样会流到价值最高的用途上去。大白话就是,谁用的好就归谁。
例如:钻石最早归矿工,但谁见矿工脖子上挂满钻石?而是跑到万里之外的白富美脖子上。
这个定律恋爱中也适用,比如优秀的女子,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优秀,暂时低就了一个男人,但最终她会离开不适合她的人,去寻找更匹配的人。
在隐私权和公共安全的争论中,思科定律的洞见:既不会允许政府肆无忌惮侵犯隐私,也不可能让一个人绝对保有所有隐私。最后会在这两者中间取一个平衡。指导原则还是“谁用的好就归谁”。
对于环境污染的保护,思科定律认为:用持平的眼光看待污染,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是不对的。应该在现代化生活和环境污染之间,取一个平衡。
问题:布餐巾和纸餐巾哪个更环保?
四,交易费用,平衡的艺术
交易费用是思科定律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
经济学家张五常给交易费用的定义:凡是在一个人的社会里不存在,而多个人的社会里存在的成本,就叫交易费用。
现实中交易费用可能会高不可攀。让交易无法完成。这时,风俗习惯和道德规范就很重要。甚至政府,法院存在的根本理由———对资源、责任、权利进行初始界定。
政府征地的权衡,补偿,不合作者的问题处理。怎样平衡。
周其仁说:面对各种资源冲突问题,不要讲理,要讲数。各自有理,讲不清楚。要求合作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