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
清晨浏览各种信息,又见软文推介,有知识含量和新鲜感的也可看,今天推介武夷岩茶大红袍。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学生娃的我们来到别称'小桂林'的武夷山探险。其实山并不惊险,只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穷学生一路随心随性地不断拓展着游玩线路,以致靠到沿路的亲戚家蹭吃喝并借钱方能购站票回家。自小浸淫在浓厚的茶文化,来到武夷山膜拜六棵'大红袍'古树,在导游的带领下品茶,曰'小红袍',即古树种的徒子徒孙,那时候武夷山多是小红袍茶,由本地人经营。在本地人的心中,'大红袍'的圣名连同它的传说,神一般的存在,年产量仅七两,心怀敬畏无人敢冒犯英名。
多年以后,一个海归朋友神秘地掏出两小袋大红颜色包装茶(10克左右一袋),说'这是极品,朋友送的'。看着大大的三个字'大红袍',我紧紧盯住朋友的手,生怕他捏碎茶叶。他知道我喝茶的只是拿出来确认下带回美国。'是的,极品',我如捣蒜般点头,'传说当年中美建交,作为国礼赠送尼克松总统也不过三两。'
又有一天路过某中外合资的茶商看到一盒盒包装精美的'大红袍',一样样的,我的眼珠子掉了一地,'这是啥?大红袍论斤卖?'。今天,看到这篇软文我才知道,为了让更多人喝上仰慕的大红袍,制茶专家选用不同特征的武夷岩茶,进行拼配以达到大红袍的口感,茶叶拼配全凭茶师傅的经验和技术。原来如此!如今,大红袍只能靠软文中茶师吆喝:我的大红袍最好,理由:拼配茶的人是天下第一评茶师,从圣树到圣人,圣名不再,神树下凡。可惜!
古树大红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