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哈尔滨旅行之前,我每天都在留意天气预报。看着天气,我准备了一堆防寒保暖的装备。光是这些,我花了不少银两。
我说,我一个人出发。朋友说,不要吧,多个人多个照应。
最后我还是一意孤行,我坐飞机四小时从温暖如春的南方绕到冰窑般的哈尔滨。
我坐机场大巴直达哈尔滨市中心约50公里左右,20元/人。
我订的酒店地理位置很好,靠近中央大街和太阳塔。
哈尔滨市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
广场上有很多人,我们都是一样来这感受当地的寒冷。
北国好风光。
广场上2019年的冰雕广告。
广场下方有一片滑冰场,许多大小朋友在玩。
中央大街两旁欧式建筑,整条街由方石铺成的。实在太冷了,我时不时躲进店里面取暖。我已经不舍得露出手指来拍照了。
红肠是哈尔滨的特产。
街头摊有现炸的,10元一根。
我穿过中央大街来到圣·索菲亚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教堂建筑平面呈现希腊十字方式布置。既受占庭建筑风格影响,主穹顶、钟楼又有俄罗斯传统的历史篷顶,“洋葱头”造型。
我曾经多次看过圣·索菲亚教堂的图片,幻想过站在它的面前。如今亲临其境,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我从远方赶来,只为看你一眼。
我看过圣·索菲亚教堂的夜景,当然不能错过白天的圣·索菲亚教堂。
白天的圣·索菲亚教堂古朴典雅,充溢着迷人的色彩。
天气很好,阳光明媚。
我来到松花江边,倘大的雪人耸立于眼前,我忍不住上前抱一抱它。站在它跟前,我们都是小矮人。
好多大小的雪人,形态不一,着装各异。
一望无际的滑冰场,滑冰鞋与冰地之间的撞击声,人们的说话声和笑声汇集,还有缆车滑过而发出的叮叮铛铛声。
偶尔有缆车从我头顶滑过。
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冰冻。但是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说是新鲜的。
龙塔是哈尔滨的坐标,外观不突出,并不高。站在龙塔上可以观望到整个哈尔滨。票价偏高,我没上去,从外观拍一张就撤吧。
哈尔滨的公交站很多,方便。我从龙塔转折两次车来到冰雪大世界。300元门票有点贵。
刚好黄昏,夕阳西下,天边余光照射在透明的冰雕上,如镀上金光。
巨大的温度计耸立于正门前,显示温度零下28摄氏度。
(北方的冬天很早开始天黑的。)
我走进冰雪大世界,一座座巨型的冰雕闪烁着五彩缤纷的灯光。
我漫步在灯光冰影之间,感叹巧匠之手。
这里有童话,有玻璃的梦。
我也去滑冰梯,坐在最上面,一股劲滑下来,没坐滑板,屁股好疼。
哈尔滨冰雕大赛在每年12月中旬开始,许多有创意的年轻人是主流。
现场还有工匠在忙着。
我流连于这个色彩斑斓的冰天雪地,赞美艺术的魅力。
冰冻到极限,手脚如刀割。我逗留了四小时左。
我再次回到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老昌春饼—打卡。薄饼韧度适中,加上配料,有青瓜和肉条,酸酸甜甜的,好吃。再来一碗小米粥。我的晚餐已满足。
我在哈尔滨的缺憾:当我在中央大街看着人人在排队买10元一支马迭尔冰棍,我怕冻,怕牙齿不好,肠胃不适,没买;还有我嫌牛奶手撕面包排队太长,又错过了。事后我才觉可惜。
因此我体会到,凡事别纠结,应该去尝试一下,这样才能发现更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