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提出要求”代替“满足欲望 ”

由于西方国家优越的经济条件,在二战之后出生的这代人和他们的下一代在物质生活方面得到了充分的满足。面对孩子们层出不穷的愿望,大人们把迅速满足他们的需要当作一剂速效镇静剂。于是孩子们失去了在发展心理学中被称作进取心和承受力的能力。被宠 坏的孩子没有对艰难时刻的心理准备。 中欧地区对“童年”这个概念的这种理解方式是基于良好的愿望:要废除剥削儿童的童工劳动,维护儿童的权益。它也有消极的一面,它造成了儿童与社会的日益隔绝和童年期的延长,以及对孩子们过分保护和幼稚化的倾向。要想找出一个适合我们这个矛盾时代的对“童年”的解释,重要的是不要继续把他们培养成温 驯听话的小绵羊,不要再用喂给他们镇静剂的方式对他们进行职业素质教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