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观察猫咪行为习惯,
培养自己对猫咪行为的预判能力。
除了玩累了,猫咪不会摆好姿势给你拍。所以,需要摄影师对猫咪的行为有预判力,不然就会很被动,一直陷入“刚才的动作很好,就是没拍到”的循环。
不是你没拍到,是你没看到;不是你没看到,是你没想到。
二、拍摄前做好准备工作。
这包括准备好安全的拍摄场地,确保猫咪在拍摄中不会跑丢或因为害怕而躲起来。
拍摄场地要干净,还可以准备一些搭配的道具。
比如漂亮的垫子、猫抓板、猫窝、玩具等等。
把猫咪打理干净,擦干净耳屎和眼屎,梳理好被毛。
确定拍摄人员和辅助人员都是猫咪熟悉的人。大部分猫咪认生,如果有不熟悉的人或动物在场,它们可能会躲起来。
三、拍摄时有专人逗猫。
有个人逗猫,可以抓拍一些动态的瞬间,很多照片会很难精彩。
四、以平视或仰视拍摄。
如果没有特别的提醒,大部分人会习惯于从自身的眼睛高度去拍照。对于拍摄宠物来说,就会形成俯视的视角。
俯视的特点是显得被摄对象形体更小、形象更幼稚,缺乏高大帅气的感觉。
所以,建议尝试以平视或仰视去拍摄。
五、长焦远距离拍摄比
广角近距离拍摄对焦成功率高。
由于猫咪动作灵巧,近距离拍摄时,相机可能会来不及对焦。远距离拍摄可以提高对焦成功率。在使用相机拍摄时,这种差异尤其明显。
另外,当你距离猫咪很近时,如果它不怕你,就可能会过来和你打着玩,或者围着你转圈;如果它怕你,就会躲起来。总之,你就拍不成了。
六、多用逆光或侧逆光。
在逆光或侧逆光照明下,皮毛的质感以及猫咪的形体可以得到更好的表现。
效果最差的是顺光(正面光),完全没有质感和立体感可言。
当然,没有质感和立体感表现的照片未必就一定很差,顺光的柔和效果有时可以塑造平静和谐的气氛。
但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建议尝试逆光或侧逆光拍摄,画面会有更强的表现力。即便是侧面光,也要比顺光更具有艺术性。
七、拍摄静态肖像照时,光线不宜太亮。
在拍摄猫咪的肖像照时,我们都希望拍出瞳孔放大的美瞳照。
如果环境光太亮,猫咪的瞳孔会眯成一条缝,就没有那么萌了。
八、运用大光圈虚化背景。
这一点同拍摄人像是一样的道理。大光圈可以虚化背景,突出主体。
对于拍摄猫咪来说,实现这一点更容易。因为景深除了与光圈成反比,还与焦距和拍摄距离有关。
由于猫咪体型肯定比人小得多,所以我们都会用相机最长的焦距靠近拍摄。这本身就有利于虚化背景。
所以,一般相机的最大光圈即便不是很大,也能有不错的虚化效果。
换个角度来说,最大光圈拍摄也有利于降低ISO感光度和提高快门速度,这样可以抓拍到更清晰的动态瞬间。
九、注重光影的运用。
寻找光影是拍摄各种题材屡试不爽的方法。
由于景物的投影,画面的明暗效果更加丰富,适合于营造生活化且舒适、慵懒的画面气氛。
十、注重平时积累
摄影需要思路和眼光去发现,也需要技术去实现。但是同钓鱼一样,技术是一方面,运气也是一方面。
有时在不经意间,猫咪会做出奇怪或搞笑的动作,或者表现得非常个性。这需要我们注重平时的观察和抓拍。有一定量的积累,一定能选出好的照片。
十一、购买具有动物眼部识别对焦的相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说得太好了。
拍摄宠物与拍人一样,眼睛或脸部清晰的照片,才感觉是对焦清晰的照片。如果是一台普通的相机,就需要进行对焦锁定,或者牺牲构图去将就对焦,后期再进行裁切。
现在有些相机支持动物眼部识别,比如索尼A6400、A7M3、A7R3、A7R4、松下S1R等等。
在无需顾忌对焦是否准确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构图、用光和抓拍时机上。对于抓住“典型性瞬间”,这是非常有帮助的。
十二、可以试着拍拍局部。
有时候可以拍一些超级特写,比如半只猫或者一个爪子或者半个脑袋,这是一种开放式构图,可以引导观众想象画外空间,为作品带来新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