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漏尿/尿频/痛经/慢性腰疼/内侧膝盖疼:①轻手法:A、阴陵泉筋膜移位术:手掌接触皮肤即开始数数,数8秒,让手掌最大面积接触皮肤(手掌不是用力压的,力度只在脂肪层,力度不能压在肌肉层不能压在骨头上。皮动肉不动)。B、手掌压着阴陵泉往膝盖方向筋膜移位术,走至少10秒,然后停住至少20-30秒(手不能按压,不能减劲,不能加力,不能改变方向,力度大小均匀不变,角度不变,速度不变,深浅不变,从始至终都不变)。最后,缓慢一点点松开。②重手法(最好的手法):阴陵泉三角形区域擀皮:A、不是捏起来,是捏起来擀着走,有转动,有翻滚。一来一回、来来回回擀皮。B、擀到患者感觉症状明显减轻即可。或者擀到从一开始很疼到后面没那么疼了即可。可以两侧同做。③四指插入耻骨下沿(肚脐向下摸到有骨头的地方)晃动、推动
11、头疼:①前额疼:A、头顶疼:体位必须正确(从下往上能一直摸到棘突,先揉头部万能穴哑门穴),B保持这个体位,往头顶方向摸上去,在后脑勺哑门穴往上处有一个最高骨点,然后一个下坡凹点,压下去有痛感,比绿豆粒还小的一点点(定位不准效果差)下坡阿是穴。推压按揉都行,皮层脂肪层筋膜层骨膜层都要做到做透彻底。找到最痛点7分疼力度揉1分钟就好。越痛手法越重处理时间越短三两秒解决,不痛即止。穴位可以做筋膜移位术②偏头痛前额痛:头皮越厚提取记忆速度越差。先做哑门穴,再做下坡点阿是穴。最后清脑穴:找枕骨上沿横着的凹槽内的痛点(坑越深垃圾越多,清理掉人越聪明。凹陷处效果比凸起处好,是血管通向颅骨内部处),偏头痛(不超过风府穴找单侧,两侧都做)。凹陷做起来了就不疼了,不堆垃圾了。同样的力度做最疼的那个点。都不痛就加大力度再找最痛点。力度要压在骨膜层才有感觉的。头发浓厚的,拨开头发手指压在头皮上细心找阿是穴。③后脑勺疼。走路晃,吐字不清,按住哑门穴,要深入,要扩大面积按揉哑门穴(聪明,眼问题)。天柱穴(哑门穴旁大筋外侧)揉2分钟。,枕骨上沿下沿全部做大范围全揉通(姿势随意点都行),时间长点,不是那么疼的。脖子大筋通脚跟的,松开很重要。高起是因为淤堵,揉下去就通了。整理收功:拇指抵住哑门穴,四指捏枕骨下沿筋,颈一到颈四即可。最后手掌揉后脑勺
耳鸣高血压胃疼:①翳风穴轻缓(患者觉得酸胀感)揉开不超过1分钟,四周再揉松,前拉后推,耳鸣的(多后推,揉耳廓四周骨缝,拇指食指夹搓耳朵500下)。高血压的脖子两侧横突都做了②心/胃不好:推揉锁骨上沿中间段,心脏不好心律不齐加内关穴,心脏搭桥过的手法四五分疼轻点做。肝不好做外段。肺不好喘的做锁骨下沿,和上沿的最外端。咳嗽的做锁骨上沿最里端近天突穴。咽炎的连天突穴一起做。患者感觉疼酸沉胀的力度,不要超过3分钟,可以一天做2次。病情短的做患侧,病情长的做双侧。六七颈椎和锁骨平。左右转脖子不行的:①做整个锁骨上沿(筋缩短了)一边两边做都行,揉的时候手有东西感,揉开。切忌用暴力。只能温和手法推揉开。颈椎心脏都好。②重症的,哮喘,心肺差的,可以一边转动脖子,一边做。③锁骨外端是个弯头,像个勺子粗大,用中指食指夹住锁骨慢慢摸。不能抬头:①锁骨上沿内1/2 ②三角肌边沿非中间擀皮:捏起来搓才叫擀皮(硬皮颗粒全松开,可能超过手臂一半。有疼的地方全捏透)不能低头:①锁骨上沿外1/2。②患者手掌摸脖子,医者深入放松大椎穴附近肌肉,揉开,推开,立竿见影(大椎穴:富贵包哮喘心肺问题)
12、手麻脖子疼:①大椎穴(下面或中间。那个)上下三指地方,沿着棘突边紧贴着骨缝边沿推,哪边麻推哪边,拇指肘推都行,有6-7分疼或者酸沉,推个3-4分钟即可②外侧锁骨头下沿2-3指宽,推松,鱼际揉松也有用,尽量做到骨头缝里面去。③肘或掌压着锁骨外头,缓缓下压,复位。点揉锁骨外头,再压多几次(手指头痛:腕横纹筋膜移位术,正反都扭转,皮动肉不动,定住20秒。手指痛风肿/手腕痛:外关穴+八邪八缝。)富贵包:沿着包的边沿往外拨,包小了之后,沿着包边沿继续往外拨,全部松开之后,再正骨正棘突(指头压着棘突,用拳头锤也行)
13.拉筋:开膝盖:①趴着,小腿与床垂直,抓起脚跟离开床面颠一下。②一手放腘窝一手压脚脖子对抗用力,不要一下子到位(受不了。分两三次压到位),缓慢试多几次,杠杆原理开膝盖。③松开腘窝处手,再压几下脚脖子。动作要缓慢,感觉到极限了顶几秒,分开,重复几次。向髂骨外侧斜压,向对侧屁股斜压。④一手压臀部,一手抓住脚踝向对侧腿垂直下压。注意分寸,不是用死劲压死。⑤一手压对侧臀部,一手压近侧脚踝往外压,摇,压,既用力又要随和地松,用心感受,并让患者放松。⑥颠两下正位。⑥腘窝不放手再次垂直下压。⑤小腿垂直竖起,一手掌抓脚跟同时手臂压患者脚掌,向前推加力,压几下⑥腘窝不插手,垂直下压:先手指压脚指头面,然后手掌压脚掌面,逐渐加力。脊柱筋:①右手拉起对侧手腕上方,指头点着内关穴,左手压着臀部,感受拉伸范围,拉力向着副手的方向②左手掌从颈椎到腰椎移动,右手掌顺着对应的不同的副手方向拉筋,只松开对侧筋腱。只拉动脊柱半边身子的筋,不是整个背部提起。对抗力,错开③如上拉伸,手指头插进肩胛骨缝隙(插不进去的都有问题)。太紧的拨揉肩胛骨缝,然后再拉④拉完肩胛骨,往脊柱下整体再来一遍⑤一掌压肩胛骨,一掌压臀部X拉筋,压到极限的时候,用颤劲一下。脊柱线也颤一下拉伸⑥如上,骶骨和胸二的地方也来一下颤劲,拉脊柱⑤患者手掌扶脖子,医者拉起患者手肘,用对劲,往外推放松竖脊肌⑤仰卧。一手紧贴腘窝,一手抓脚腕,两手同时,缓慢用力下压④正压,外侧压,内侧向腰压几次③臀部:斜向胯外侧压3次,斜向对侧腰部压3下。正位正向对侧垂直压3次,然后膝盖往内侧下方移动1-2-3-4压4下(边颤动边下压),回到正位,再来2次。脚掌踩床小于90度,一手掌贴臀部髂骨一手掌握膝盖,往内侧推压。脚掌垂直踩床缓慢向外侧翻,一手压膝盖一手压髂骨,一压一松摇压,最后双手同时下压定住几秒开胯。腹股沟筋:A平躺,一手压住同侧髂骨不让它动,对抗力才有效,一手抓脚脖子外展到极限,顶几秒,松开,再来。B一手贴腹股沟,一手抓住脚后跟外展,腘窝不能打弯C患者脚跟贴着医者髂骨,外展,到极限的时候(才有效果)一手压着患者对侧腹股沟不让他身体移动,顶几秒,再来2次。手掌拍打腘窝还原张力,收工。D平躺,直腿不打弯上抬(超过90度才健康。这条筋缩人短命。拉开但别拉伤)E一手握脚跟往上拉,一手往下压膝盖(不可用蛮力硬压。保持腘窝不打弯就行)髂骨筋侧卧位:①患者“正”侧卧位(不能弯了倒了)医者站背后A一手压屁股,一手拉脚脖子B一手托抱住膝盖内侧拉起,一手压髂骨,分胯(股骨头坏死禁做)C松胸前筋,医者一手拉患者下面腿脚脖子,一手拉患者上面侧手腕患者掌心向下先松动,一脚掌顶住患者下面侧臀部,拉伸。脚掌一路走到肩胛骨下沿。来回几次。D顶住臀部几秒一个寸劲,收工。臀后筋趴卧位①一手握住膝盖往上抬,一手握住脚脖子往下压。A做到对方受不了的限度马上停,不能让患者长时间受不了。B患者8分忍耐度就行,多做几次。C医者一手掌握住患者膝盖托起,一手抓患者脚脖子下压,对抗力收工:①腿部:压抓,压抓②腰部:皮动肉不动,揉,呼啦③轻轻拍打④手掌放至阳穴(七胸椎棘突)三秒,让患者停一分钟,才起来腕关节疼:皮动肉不动,拧手腕停住20秒,外拧手腕停20秒,使劲搓搓转转手腕也行。
心肺功能:①两边锁骨上沿内半段管心脏+内关穴(②两边锁骨(上沿+下沿)外半段管肺部(颈部手部。冠状病毒找不到你),手指往锁骨里顶揉,不舒服就频繁换点。③咽炎顶揉锁骨内侧也有效果+天突穴一起做了④摸不到锁骨头的,用掌根揉也有效。揉到骨头缝里面效果最好。
无敌全能臀疗:三点一线。做对侧。①髂骨最高点下3-4指的点。手肘尖缓缓压下去,患者紧张了医者稍微松1分力,然后开始打圈圈。由小到大,把髂前上棘下棘周围全揉开。②秩边穴附近敏感点(正中线旁开3寸,平下髎穴)1/3压在骨头上1/3压在软组织上,肘尖一压能滑下去就是压对了。V字斜线找附近上下几个点,推揉。腰痛的往上推多几次,泌尿系统问题往下推多几次,最高到骶骨上头,最低到没有骶骨下头,最后回到秩边穴。下蹲不了的秩边穴手肘大面积压下去,往内颤劲一下就好。每个点都是紧挨着骨头沿的。打屁股养生。③环跳穴(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向外推,因为骨头容易往内收。手肘压着骨缝缓慢,往外拨,不能脱沟跑出去,脱了就没用,拨多几次,然后上下推,手肘推的时候要有点距离,推开④以上3点的中心还有一个点要V斜线放松。坐骨神经痛的不用手肘推,用手指就行。一线:梨状肌。⑤收工:手肘缓慢压,拨臀横纹,转着下移,压推承扶穴,转着下移,打圈揉腘窝时间长点,打圈下移,左右压推承山穴,打圈下移到足跟。沿着整条腿压提压收来一遍,拍拍骶骨。坐骨神经痛是因为梨状肌紧张收紧了,需要用患者完全感受不到痛的力度晃动臀部梨状肌,完全放松就好。有一两分痛都会紧张没有效果。点揉八髎穴肘尖幅度要小
思路:①迟钝点治好了,敏感点也好了。敏感点治好了,迟钝点也好了。②重点做痛点,结节,揉软了,就有效果③刚开始揉敏感点都敏感所以手劲要轻柔,后面就不那么敏感了,然后推。打圈圈和推要分开做④治疼不治病⑤正骨止痛不是找正经穴位,而是附近的阿是穴(上下左右找最敏感的那个点,对侧穴位也要重新找最敏感点,不一定是对称的穴位)。⑥要四周不停找,耐心地把每一个敏感点都做松开,好的快④疼,松掉2分力,保持微疼的力度做,或者感觉酸沉胀的力做,做到症状减轻即可。手法其实都不复杂,但费时间,要走心。督脉通百脉通,所有内脏都在脊柱上,所有疾病和治疗也在脊柱上,健康长寿也在脊柱上。重手法最多7分痛。一定不能走神,心无旁骛用心做。轻手法:筋膜移位术(皮动肉不动。全身每个部位都可用)。重手法:擀皮,推,拨。身体不好,吃好东西也是没用的。身体好,吃好东西才能吸收。病于内,形于外。肌肉/身体也和人一样的,猛然发力它会敏感紧张做起来费劲,所以要先柔和接触,先混熟了,感觉好了,之后才入正题比较好。谁健康谁对。遵循“筋喜柔不喜刚”的原则,采用摇法、扳法、拔伸法,注重“松筋”、“活血”,注重柔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筋结部位做拨揉手法,力度由轻到重,由表及里,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100次,至局部有微微的酸胀感为度。寸劲:在形成最大张力的时候,就一下到位。效果:①别乱搞,必须有当场见效的决心才动手,一定要耐心地一寸寸地方先找到最敏感点(尤其是凹陷处)、紧贴着骨旁拨筋感,痛感,节律感、力度/方向稳定感、全面揉松感、推开感、发热感。只要你能放松、松开一切的硬块疙瘩结节条索颗粒,效果立竿见影!先揉松,后定痛!一个痛点,用力做透,当场见效!保持痛感,持续痛感去揉,不然效微。呼啦一大片,效果看不见!②先重手法擀皮,后轻手法筋膜移位术。分肌肉法:压30秒不动,连续3组。指挥系统,通路系统,功能系统。客户指定说那里痛你都不在意,还在其他无关紧要的地方乱搞一通!点位准确,手到病除。①病是会跑的,位置会变的。永远只做“最痛”的那个小点点。然后,再找最痛的那个小点点!细心慢找,一定要找出那个最痛的小点点!②(慢性)病越重,一般手法要越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