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是难得的晚起,七点关掉闹钟继续小睡。快八点想用手机看看视频或是随意刷刷微博,却发现这已经不是现阶段的自己享受的方式了,反而觉得好无聊。
当然,已经睡了八小时之余的自己不可能还想继续睡。可能是昨日全天帮忙带娃的缘故,至少好不容易独处的时间,想要停止反思、停止激励、甚至暂时暂停每日份早起的小冥想,只是纯粹想随心懒散。
拿出昨晚夜读的《独居日记》,躺着阅读May Sarton剖析的独居生活,快九点起床。点香、简单洗簌、早餐、打扫房间、用小号发两条微博、回复微信信息、查看邮箱、看小伙伴的昨日份打卡并收藏到文件夹、然后听了一会儿播客。
喝着泡好的挂耳咖啡,在一个人的阳台,盘腿继续看《独居日记》。当然,同步将BGM切换成私人版writing mood的歌单。
或许是外在环境和内在的心境使然,在翻看中至少有三次被书中某一句话或某个人的切面所深深打动,感受到一种极致的震颤和心绪的高峰。
啊,真是快乐又充满罪恶感的小时光。放着始终没有收尾的大论文和亟待修改完善的小论文,还有需要去处理的琐碎事情的状态下,纯粹地放松和懒散,享受本不能属于自己的清闲自在,多么快乐,但也真是充满罪恶。
不过,在2020年7月1日这一天,就是想纯粹闲散大半天,来感受这份真切自在的快乐。
结束与《独居日记》的第一次相逢,暂时来小小道别。目前没有体会过外显的抑郁症状,怎么向内似乎也总是没办法与抑郁的症状划上约等号,因此书中有不少内容是个人很难去共情的。比如对于莫名其妙的烦躁和无处安放的发泄,比如对花草树木和小动物细致入微的关怀后期待互动甚至信任的心思。
作为从来都是莫名自如地活在与近乎为零的“人生成果”不对等的快乐和满足中的自己,竭尽全力去启动全部的感官,也没办法去理解不少人的困顿。包括身边的某些朋友,对于诗人和写作者的May Sarton阶段性的状态同样如此。但是,这一点儿也不影响自己去感受其中数不清的片刻记录带来的触动,那些让自我静默震颤的思绪。
其实,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去执着地追寻本质相近会在很多时候成为某种障碍。要有信心去相信,有些分享和感受,甚至理解是没必要建立在完全对等的世界。否则,人类得是生活在多么单一、多么乏味的世界呀。
嗯,打算停止去逼自己去产生某些所谓应有的焦虑感,内心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或许,未来某一刻会需要面临突降的无措,到那时再活在那时的当下吧。或许真是家人和外在环境的无限呵护,三十岁了却仍旧没办法本能地产生紧迫感,明明每日在思维无常,包括生命可能随时会终了的情景,但越是如此越能虔心地为每位朋友祈祷一切顺利,越会为不相识的人和万物祈愿,愿万物能活得坦诚、自在、充实,越会感恩家人的呵护,越会感恩一直的指引和现在的状态,包括如今被疫情完全打散的充满不确定的大半年。
从不想活成谁,包括所谓活成自己也是太难做到。毕竟对自己从未停止的挖掘和对话也只是能抵达当下而已。但这是第一次感受到,在某人的观察中,有人的心境真是会抵达。“XX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刻似乎都是生命的开始和生命的终了,TA用全部的身心去生活着。”看,这也只是存在于他人的观察和剖析中,XX本人会如何感知或表达便是另一个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