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正在失去感受爱的能力
我们的生活,因为技术变得舒适、迷人。与此同时,我们也时常见到面对面坐着,两个人各玩各的手机,相互之间没有进行真正的对话,也没有好好享受彼此的陪伴。
我们的生活,看上去填得很满,与周围的世界联系很紧密,但是我们对情感的满意度却越来越低。
我们在感到压力时,习惯性地责备他人,以为错在别人而非自己?经历强烈或者持久的压力后,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
因为,我们正在失去感受爱的能力。
02 如何感受到爱或不爱?这些问题可能会帮助到你。
你的女朋友愿意跟你说话吗?
如果你一个人住,是否有人在你心情低落时会到你身边安慰你,在你感到兴奋时和你一起庆祝?
是否有人让你感到信任,和他在一起让你觉得安心?
你确定那些你所爱的人真的能感受到你的爱吗?
他们知道你欣赏他们真实的样子吗?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否,那么你或者你所关心的人,就可能没有体验到被爱的感觉。
03 如何《感受爱》
感觉被爱,并不是空洞的概念,它是我们的生理需求,就像食物和水一样。我们从不缺少爱,缺的是感受爱的能力。
美国的心理学家和情绪智力专家,珍妮·西格尔博士,在如何维系有利于实现个人价值、促进身心健康的人际关系领域,开辟了新的科学路径。
《感受爱》在本书中,西格尔博士提供了一些经过实证检验的强大工具,帮助我们接纳和体验,持久而有意义的爱,极大地改善心理健康、情绪状态,甚至是身体健康。可以帮助你培养有意义的关系,找到持久的幸福感。
04 感觉被爱的重要性
爱的激素:催产素
催产素是一种联系情感的激素,或者叫作爱的激素,它能够促进爱的体验和社交行为。当我们感到被爱的时候,则会产生其他一些激素,让我们产生更高级别的生理反应(社会参与)。
被爱与感觉被爱是不一样的。最显著的例子是,许多父母不辞辛劳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却完全没能注意到孩子的情感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只是感到有人关心自己,却没有被爱的感觉。
西格尔博士女儿的真实案例:我们全家都非常爱我们的女儿,家里边没有人会觉得我们不爱自己的女儿,我们都给女儿做了特别多的奉献、陪伴她,包括因为他自己还是心理医生,他觉得我们作为家长,已经做得足够了。但是孩子感受不到,孩子完全感受不到爱,她陷入到孤独当中。结果他们的孩子在1996年的时候,因为得了抑郁症自杀。
那么,为什么需要感觉被爱,积极的情感联结有那么重要吗?
①人脑深刻地依赖于社会关系,并且终生都对非言语的情绪、社交线索很敏感。脑科学研究表明,脑细胞之间的联结基本是无序的,脑在一生当中都可以产生新的细胞,与其它细胞形成新的联结。而且脑的组织结构会反映出婴幼儿与母亲或其他主要看护者之间的经历。
②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我们认为能够带来幸福的事物(房子、车子、钞票),实际上并不能实现我们的期望!真正带给人幸福的是愉悦的人际关系,这种幸福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③神经科学家发现,催产素会抵消压力激素的作用,其受体会参与到社交和情绪行为之中,使我们和孩子、父母、朋友甚至宠物产生强力的情感联结。而表达注意力、理解、赞同和钟爱的非言语的情绪线索则会激发催产素。
05“更多”感觉起来却“更少”
大部分的我们,认为能够带来幸福的事物(房子、车子、钞票),当我们沉浸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却忽略了我们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时,“更多”就会让人感觉“更少”。
了解爱的激素(催产素)分泌时的特征,将帮助我们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感受到更多的爱。
●非言语线索,常常来得快去得也快,因此,为了有效地发现它们,我们需要放慢脚步;
●感觉被爱发生在当下,发生在面对面的时刻。我们看待另一个人的眼神和倾听的方式,以及动作和反应都会透露出我们的感受,尤其是我们对对方的感受;
●如果我们没有感觉到被爱,就很难让别人感觉被爱。无法与自己建立情感联结的人,也无法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结;
●感受爱与年龄无关。我们永远不会因为太老而不能感觉被爱或给予别人爱。
06 过度依赖虚拟世界的联结
发展心理学家认为,非言语线索,促成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联结,它们对成年的我们和婴儿时期的我们来说一样重要。而在虚拟对话中,大部分让我们,认识和理解彼此的非言语线索都丢失了,即使是视频聊天,也不可能产生真实的眼神接触,我们没有机会从一块屏幕中探索到味觉、触觉、嗅觉之类的感官。
案例:祖父和孙女的互动
小婴儿把手指放在了老人的鼻子上。老人跟着也把自己的手指放在孩子的鼻子上,孩子报以微笑。接下来,她开始用手指探索他的嘴巴,当老人把自己的一根大手指放在她嘴唇上时,她开心得咯咯直笑。老人做了一个张大嘴的高兴表情,也哈哈哈笑了起来。小婴儿变得更加兴奋,并且开始拍起手来,先是拍自己的手,然后又拍爷爷的脸……
因此,我们需要,偶尔从虚拟场景中抽身出来,关机一段时间。当然,开/关完全可以共存,只是我们必须理解,两者分别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可以享受,互联网带来的趣味、兴奋以及教育和社交的机会,也可以在需要专注,让自己感觉被爱时关闭技术设备。
07 践行感觉被爱的科学
西格尔博士整合多重迷走神经理论、积极心理学、生物神经科学和情绪智力理论,提炼出一套简单易学的“感觉被爱指南”,帮助我们,在充满挑战的情境中,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AACCRR。
AA:评估自己和他人
首先评估(assess)你自己,然后评估(assess)他人。
1.评估你的压力、情绪意识和环境。
2.评估其他人在当前环境中的压力水平和舒适程度。
AA评估可以有效避免你在面临压力时所做出的本能反应,阻止事态演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CC:沟通和联结
接下来的部分是CC,即沟通(communicate)和联结(connect)。
3.通过倾听情绪、情感,带着问题沟通。
4.在不脱离他人感受的情况下,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来建立联结。
清楚自己和他人的需求之后,你才能在阐述观点时不脱离对方或者你的问题。而建立安全的交流环境则可以激活社会参与,这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基础。
RR:重塑和反应
完成前面四步后,我们基本可以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了。这时,你可以更顺利面对和解决最后两步,也就是RR,重塑(reframe)和反应(respond)。
5.重塑你对情境的认知。
6.根据调整过的认知,以行动做出反应。
大部分解决方案都需要经过调整才能恰好正确,有些则需要不断调整才能持续发挥作用。不过,也不用灰心,努力并不会付诸东流,你将以更明智、更富创造力以及更灵活的方式来反应,最终你们彼此之间的信任感也将因此得到增进。
08结语
我们从不缺少爱,而是缺少感受爱的能力。
爱是个动词,表达注意力、理解、赞同和钟爱的非言语的情绪线索则会激发催产素。
爱的行动,分泌催产素参与到社交和情绪行为之中,使我们和孩子、父母、朋友甚至宠物产生强力的情感联结。
践行起来,让我们,我们的孩子、父母、朋友一起感受到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