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现在,我有阅读的习惯,可是没有出门的习惯。自从生了三妹,坐完月子,每天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推着三妹出去晃荡一到两个小时,这一到两个小时就是推着三妹专心地走路,看路边的风景。
凯文凯利说过:“每天选择不同的小路回家。”所以我推着三妹,每天也是按不同的路线在慢慢散步,慢慢欣赏沿途的一切。
在这些不同的路上,我看到好多风景都不一样了,也看到了好多我以前没有看到过的风景。
就比如说我今天推着三妹走到礼嘉中学后面的小路上,我才知道,那后面有个养老院,我也才知道那里还有设计得像书本放在书架上的一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重庆市两江新区蓝天救援队的调空中心,甚至还有好些公司也藏在那小区里面。
有时候真的应该出去走走,不出去,都不知道自己生活的1公里范围内都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哪些新鲜事物。
今天,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看到了创意,看蓝天救援队调控中心和深藏在小区的几个公司,我看到了自己真的很无知,甚至连自己身边有些什么都不知道。
出门在外,有的人匆匆忙忙,有的人慢慢观赏;有的人早上去,有的人中午去,还有的人晚上去,他们看到的都是不同的风景。
因此,我得出一个结论:不同的人看同样的风景,收获和感受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不同的时间去看同一处风景,心情和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收获自然也不同。
比如,我今天心情很好,走得很慢,我便能发现这藏在小区里的几个公司。而以往,每每都是急匆匆地路过,赶往自己想去的目的地,都来不及看到那里有几个公司或指示牌。
我喜欢这种漫步在外的感觉。现在带着三妹风雨无阻地每天出门,慢慢行走,往不同的路线走,真的收获很多,感悟很深,也更能理解自己读书时读到过的某些观点或道理。
所以没事多出去走走吧,不要局限于经常走的那条路,也试试新的路径,这不仅锻炼我们的身体,还强健我们的大脑呢。走得多了,地图都自然在脑海中形成,那时才能真正的叫做“我熟悉我周围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