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宁夏固原的中学生来回徒步108里去祭扫烈士墓。
早上六点他们就全员出发,到晚上八九点才能回来。对一个中学生来说,一天走100多里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也非常有意义,是精神和身体上的一次洗礼。
看到很多网友的热血留言,建议将此类活动全国推广。这确实是一个好的提议,每到清明时节,不仅是去祭扫自家的亲人祖先,更不能忘记那些为了新中国牺牲的革命烈士们。
印象中全国每一个县基本都有烈士陵园,因为我们的新中国是用烈士的鲜血换来的,他们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人。
笔者在小学、初中的时候,也会在清明时节去耀城的烈士陵园扫墓。
当时是学校组织的,不是全部人去,小学是六年级学生参加,到了初中则是初一、初二学生参加。
每到这个时候,那些觅得商机的老婆子们就会提前几天用细铁丝、卫生纸扎好一大笼白色的小花,摆在街边售卖,生意好的不得了,因为去扫墓的每个学生胸前都要佩戴一朵白花。
到了烈士陵园,大家会在集体活动后拾级而上,瞻仰最高处的“三十二烈士之墓”,并将胸前的这朵白花绑在台阶两旁的松柏枝上。
烈士陵园在耀城城东,距离学校不太远,也就五六里的地,用不了一个小时就可以走到,一路上经过的都是繁华热闹的街道。
我们一路浩浩荡荡的队伍走过去,路边吃早点、买菜、做买卖的人都会盯着我们看,有的学生早饭没吃,顺路去路边买个饼、油糕偷着吃。
烈士陵园外面不远处,就是熙熙攘攘的水泥厂早市,街边是各类小吃、卖菜的摊点,早上人流量大,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但一走进烈士陵园,立马就让人安静了下来,听不到任何喧嚣嘈杂,只能听见苍翠的松柏上的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对学生们来说,这是难得的一次不用上课的机会,还可以到外面街道上转一转。
应该说,这种给烈士扫墓的活动,比上多少堂的爱国教育课都要有用的多,学生们身体力行,从小就埋下一颗爱国主义的种子,不忘我们的红色江山是那些无数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
烈士陵园就在药王山脚下。当时为什么将烈士陵园定在这里?
因为在解放前夕,丧心病狂的国民党反动派残忍地将32位革命者活埋在药王山脚下。
后来因兴建水泥厂,就将烈士们的遗骸迁葬于如今的位置,并立碑为念,后来也有其他本籍的烈士迁葬于此,慢慢形成如今陵园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