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的大学学习,丰富了我的知识,拓展了我的视野;多年的大学活动,锻炼了我的能力,增长了我的阅历。一直以为,教师的工作很轻松,上课、作业是老师的全部。直到自己成了一名教师之后,才深切地感受到做一名教师的不易。
如何上好一堂课,把语文课上得扎实而又能渗透人文素养;如何管理好班级,塑造、引导他们的人生方向;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做到学识与人格的双重高尚……这些成了我经常思考的问题。正当我迷惑和无助时,学校安排了青年教师培训,让我们这些青年教师在一起学习、探讨。只有通过反复地探索领悟和不断地学习积累、开拓创新,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学习与创新同行,奉献与成长相随。”这是我们每一位青年教师努力的目标。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热爱学生吧,这是当好一个老师的秘诀”。我能想象出这句话的分量,也能理解这句话中的道理:倾我所爱,播撒阳光。刚开始做班主任时,我和我的学生一起,每天吃住在学校,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学生,更容易接近学生,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在言传身教中,发挥青年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青年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于漪老师也一直强调,“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是很危险的。教育者先受教育,“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重视学习,不断学习,快乐学习,才能提高能力,不断成长,要用一生去完成“做一个优秀教师”的人生理想。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认为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对于我们来说,读书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阅读和反思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反思的过程,对读书、对教学、对人生等方面的认识,就很难进入一种高层境界。
在这三年时间里,我们对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批读,获益匪浅。只有通过批读这种方式,才能引发更为深刻的反思。我们一开始只是个人的批读,后来在班主任罗老师的提议下,我们在网站的论坛里上传自己的批读,互相交流反思。大家集思广益,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互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