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表达的是我们人类在学习技能,掌握技能过程中的三个心理区。
舒适区,就是你已经掌握了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也就是你知道了是什么,如何用,你就处在了这方面知识技能的舒适区。
我们会对知道的东西感到舒服,因为我们会有掌控感,安全感。比如人类以前一直以为太阳绕着地球转,我们就在这个知识的舒适区呆了很多年,后来哥白尼发现原来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于是我们就开始不舒服了,直到我们完全认可了这一事实,我们又开始舒服起来。
当你身处北京,对这座城市非常熟悉了,饮食、交通、文化,等等。你的心理上就会视这座城市为舒适区。
当你离开北京,去到从未去过的上海,这座城市会给你不舒服的感觉,比如饮食会偏甜;人们说的语言,是你不熟悉的上海话;文化氛围也跟北京大不相同。这时候,你就离开了舒适区。
所以,舒服区,就是我们掌握的,能理解的心理区,如果你打开煤气炉,会有一圈蓝色火焰,你会觉得舒服,因为这种因果关系你很熟悉。但是如果你打开煤气灶,飞出一条眼镜蛇,你就会觉得极不舒服,因为这不符合你大脑已有的关于煤气灶的概念。
恐慌区,就是你完全搞不懂知识技能的那个区域。你的大脑中没有任何关于这个区域的已知概念。比如,对于一个普通人,他可能很难读懂一本量子物理的书;一个小学生,可能很难看懂微积分;一个文科生,可能根本看不懂一本编程的书。
编程书对于文科生,微积分对于小学生,量子力学对于普通人,都是处在恐慌区的知识。
人类会对未知的区域有一种天生的拒绝,因为历史经验告诉人们,这个区域不安全,可能甚至有危险。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其危险性,而去触碰了危险的地方,导致受到伤害,比如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过程,实际上她自己也受到了辐射的伤害。
所以,人类讨厌未知区,视未知区为恐慌区,就是因为对这个区域不掌控,甚至可能还有危险。
恐慌区对人类来讲,永远是无穷大,因为未知的世界,跟我们已知的世界相比,永远无法穷尽。
以前人们用图形来表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用的是三个同心圆,如图。
我认为这样并不合适,实际上用两个同心圆就可以了,这两个同心圆分别是舒适区,学习区,而学习区之外的,则全部是恐慌区,这个区域浩瀚如宇宙,无法穷尽。
一个新生儿的舒适区和学习区近乎零。
学习区,就是你够通过你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通过努力,把某些未知的知识技能,变成已知的熟悉的掌握的知识技能。
实际上,在学习区,用你知道的舒适区的知识技能,通过学习,掌握很小一部分的恐慌区的内容,让这部分恐慌区的内容,变成舒适区的内容。
那么,学习区的这部分未知内容,是多少为合适呢?
美国出版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一本畅销书,一定要有85%的内容,是人们能够理解熟知的,但是,一定还要有15%的内容,是人们不熟悉,不了解和未知的。
如果全是熟知的内容,人们阅读起来就索然无味,没有了探索的兴趣;如果全是未知的内容,读起来又不知所云,完全处在恐慌区,人们也没有了读下去的动力。
所以最后研究发现,15%的未知内容最为合适,一方面人们凭借自己的已知知识理解书中的内容,一方面还有一定量未知的东西,供人们探索,提起人们的阅读兴趣。通过大量(85%)的已知内容,对这部分未知的内容进行学习和解密,当理解了这部分未知信息的时候,就产生了新的愉悦。
我们对流行音乐跟交响乐的认知也有这样的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的区分。
对于一个流行歌曲,有明显的节奏,还有简单的旋律进行,其实更重要的是歌词部分,我们非常熟悉歌词表达的情感情绪,这时候我们会觉得很舒服,这样的音乐,大多数人可以接受。
而对于古典音乐,我们完全陌生,也不知道这音乐表达怎样的情绪,当然从旋律的进行,我们可以体会到一点端倪,但是毕竟没有流行音乐那么明显,而且古典音乐还没有明显的节奏,非常不适合模仿,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讲,古典音乐可能就是恐慌区了。
很多电影的配乐,就处在了人们的学习区。本身虽然没有歌词,但是有剧情辅助,而且虽然用的是传统乐器,管乐、弦乐,但是同时加上了富有节奏感的打击乐,增加了旋律的律动感,流行感,就变成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认知,而能够欣赏的旋律了。
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理论也特别适合用在我们选书。
选择的书,如果在你的舒适区,你就会觉得这本书没什么意思;如果在你的恐慌区,你就会觉得这本书太难了。我们觉得书本太难的时候,就没有了看下去的动力。所以,选择一本书籍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翻翻看自己是不是基本看不懂,还是觉得通过努力能看懂。这种通过努力能看懂的书,就是恰好在你的学习区的书籍。
选择恐慌区的书籍,就像你减肥的时候,给自己无法完成的运动量一样的不靠谱。
人通常都喜欢呆在舒适区,赖在舒适区不愿意出去。实际上,多数人从事自己熟悉的工作,基本都是在舒适区里转悠。工作中各项流程已经非常熟悉,遇到的所有问题也基本能够搞定,这时候,人们最容易停滞不前。所以有些人三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仍然没有什么提高,就是一直在舒适区里面没动,这实际上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你很可能会被淘汰掉。
所以,最好的学习工作态度应该是:把自己永远放在学习区这样你就能一直进步,进步的过程,就是不断把学习区变成舒适区,又不断蚕食恐慌区变成学习区。最后你会发现,你的进步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因为你一直没有停止,而大多数人都停止了,你可想而知这种差距。
怎么知道自己在学习区而不是舒适区呢?非常简单,你只要:
每天晚上回顾的时候,问问自己,今天有没有新的收获。
如果有,你就在学习区,如果没有,你就是在舒适区。
现在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想自己今天的收获,再想想自己这个星期的收获,在想想自己这个月的收获,很可能会吓一跳。
如何把自己长期“扔到”学习区呢?
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是指学到新技能的目标,而不是你日常要正常做的事情,比如每天一万步,这就不算新技能的目标。
如果没有目标,一个人就非常容易进入人们常说的低品质的勤奋者状态,每天看着都挺努力,每天打卡,每天写东西,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但是就是没有进步。
我最开始写晨间日记的时候,是这样规定的:
每天早晨写作一小时。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这种方法,最后变成了每天凑时间写东西,我感觉这样很不靠谱,后来就改成了:
每天早晨写2000字。
不管什么时间多少了,要结果,不要伪效率。开始,超过1小时也写不完2000字,后来,慢慢用50分钟,甚至40分钟就能写完2000字了。这样写了一段时间,感觉还是没效率,光是文字的数字凑够了,仍然没有太有价值的内容,后来就改成了:
每天早晨写2000字,这2000字一定是未来文章的素材,或者直接就是一片文章。
改成这个目标以后,开始很麻烦,因为需要构思,并不是提笔就能写,打开电脑就能打字,所以会想想,写写;写写停停的,但是最后仍然达到了不用1小时,就能完成2000字的有价值内容。
通过这三个不断把自己扔到学习区的方法,写作变得越来越有效率,也越来越有效果了。
把自己扔到学习区,需要有策略。
刚开始,不能一下子就把自己扔到一个不靠谱的学习区,搞不好就直接进入了恐慌区,没有了做下去的动力。最好的策略就是:一定要让自己能感受到进步,还不让自己太难受,用一句俗话,就是不能“用力过猛”。我最开始也不是每天早晨要写1小时,或者要写2000字。
“用力过猛”是大多数人在学习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这种“用力过猛”源于人们浮躁的心态,总想一口吃个胖子,相信很多人一定吃过这个亏,因为“用力过猛”导致了半途而废。
如果把自己放到了合适的学习区,你每天都有成就感,每天的日子嗨到不行,因为你看懂自己每天的进步,看到别人距离你毫无悬念地越来越远。并非你所愿,自然使然。
总结一下:
舒适区就是我们知识技能的已知区;
学习区就是处在我们知识的已知,未知之间的区域,这个区域一定是已知多未知少,才有价值,否则容易恐慌。
恐慌区,就是我们知识技能的未知区。
判断自己处于哪一个区的方法,是通过每天晚上的回顾;
成长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自己“扔到”学习区;
学习区的策略,就是把自己放的适当的学习区。
适当的学习区的心理体验,就是每天都进步,导致开心到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