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里黄玲和宋莹是同一个厂的好姐妹,黄玲有一个儿子图南,还有一个女儿筱婷,宋莹家儿子栋哲。
筱婷和栋哲一样大,从小一起长大,也要同一个学校上学,就连考大学他们俩都是考的同一个学校。可以说就是青梅竹马,他们俩后来结婚了,这是后话。
林工去广州参加广交会,从那里买回来好看的布料,宋莹给了筱婷一场布料让黄玲给她做好看的衣服。那个时候筱婷和栋哲也不大,还在上中小学。我看到这个情景,就想起发生在我身边的事,和这个差不多。
小姑和小姑父都是医院的职工那时表弟还在小幼儿园。我们住医院大院平房,对面一家也是医院职工,和爷爷家关系还不错,二姑和小姑和对面邻居家两个儿子年龄差不多,听说当时邻居想把撮合二姑和他家儿子,结果没成。
然后又准备撮合小姑和他家小儿子,也没成。不过,因为从小小姑和邻居家的小儿子都在一个院子长大,同时也在一个单位工作,所以大家关系也不错。
小姑和邻居家和孩子都已成家,并且都有了小孩,小姑生了个儿子,也就是我表弟。邻居家生了一个女儿,和我表弟的年龄差不多,也是从小在一个院里长大。
后来小女孩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小女孩跟着爸爸,小姑看她没有妈妈,总是买东西多买一点给邻居家的小女孩。
大家又在一个院子里玩,小姑对小女孩说,以后长大了让她嫁给表弟。所以,现在小女孩不能叫小姑阿姨,要叫老人婆(就是北方婆婆的意思),小女孩太小也不知道这样到底是啥意思,总之,从那以后,小女孩就一直叫小姑老人婆,她爸爸也允许她这么叫。
有一次,小姑父去广州出差,顺便给小姑和表弟买礼物,也给小女孩买了好看的小裙子。小姑父回到家把裙子给了小女孩。
小女孩可高兴了,第二天就穿着新裙子去幼儿园。幼儿园老师看她穿着好看的新裙子,问她是谁买的,小女孩说,是老人公(就是北方的公公)买的。这可把老师逗乐了,搞得小姑去接表弟时老师还给她说这事。
后来,只要小姑和小姑父出差都会给小女孩买礼物,小女孩呢,也就一直这么叫小姑和小姑父。
有一次,小女孩读中学了,我碰到过她一次,我问她,现在怎么叫小姑,她不好意思说,现在不知道叫啥了,小时候那要叫,是不懂事。
现在表弟也已结婚生子,孩子都上五年级了。小女孩也好多年没看到了,听说她后来在一家高端的幼儿园当老师。现在,我也很少回医院,小女孩家的信息就知道更少了。
当我看《小巷人家》林工出差给小筱婷买布料做衣服时,就想到过去发生在我身边的这么一段故事,和电视里差不多。
所以,我在前面两篇文章里写《小巷人家》时,说它不是虚构的艺术,而是老百姓自己的生活写照,这是一点都不假的。
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有深切的体会。棉纺厂的时代,还有买东西用粮票,我都没有经历过,但是分房,以及后来的下岗,我看到过。虽然那时自己也还小,有些事情还没切身体会好种感觉,但能从身边人、身边事能体会到。
这部剧还在继续观看中,不知道后面故事情节。期待它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