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资哲学122:投资中的目标分解
你能一口气吃成一个胖子吗?再能吃,要想成为一个胖子也还是需要时间的。那么我们为啥就总是想一下子变富呢?希望快速的实现目标这可能是一种本能。但在再强烈的愿望也要遵守事实规律。
拿投资来说,我们初入股市的时候都是奔着挣大钱来的。强烈的欲望可以驱使我们做事,但强烈的欲望不见得能让我们做成这些事情。做事跟成事是两个概念。做只需要你开始就是做了,但成事是需要思考和规划的。
任何一个正常的人对于钱都是有一些欲望的。但为啥不是每个人都能挣到很多钱呢?是我们对于钱的欲望不够强烈吗?好像不是吧。
做成一件事需要具体的方法和步骤,不是你光想就能成的。如果只是起心动念就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那不我们就都成神仙了吗。
对于一个复杂或是大的目标,我们需要先把分解,然后才好进行执行。就像我们的对于金钱的执着,你不能只说我想要挣钱,我想要挣大钱。这根本就是一个没法执行的命令。挣钱的方式太多了,你只说要挣钱,但怎么个挣法如果没有。你又怎么开始做这件事呢?所以对于钱有着强烈欲望的人很多,但真的付诸实施的人很少。基本都只是停留在想法上,但行动还是一如既往的像原来一样。
你日复一日的重复昨天的工作,又怎么能要求产生不一样的结果呢?长期的和众多人的实践已经证明,仅仅靠工作并不能让你拥有更多财富。那么为啥你还是在重复呢?
欲望这个东西是可以自动产生的,是个人都会有很多的欲望。但是做成一些事情却是需要学习的。所以每个人有欲望的人中,只有那些善于学习和思考的人才能成功。好像是这个样子,不过我现在说啥都愿意在加上一句运气。因为好像就是会存在一些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只是他砸到我们的机会极小。但这个极小的机会也还是存在的。
学习的过程无外乎就是看那些已经成功的人是怎么做的。成功存在一定的运气成分,但成功更多的还是有章可循。成功无外乎不就是你按照一定的规律做事,然后得到的一个必然结果吗?不管是人文可科学还是自然科学,人们寻找的不就是各种规律吗?有了确定性的规律,那么你做了相应的事情,必然就会得到一个确定性的结果。
而成功最终就是对这些确定性因果关系的应用。我今天思考的切入点是目标分解,主要侧重思考的就是方法。是在有一定知识储备下的具体应用。思考问题也是需要有侧重点的,就像你无法一下子解决问题一样。
目标分解的概念是,目标分解是将宏大、复杂或长期的总目标,逐步拆解为更小、更具体、可执行、可衡量的子目标或任务的过程。其核心是化整为零,把模糊的“结果”转化为清晰的“步骤”,让目标从“难以着手”变为“逐一可完成”,从而降低执行难度、明确行动方向并便于过程监控。
挣钱这个目标就是属于复杂和长期的性质。挣钱又是一个已经非常具体的事情。因为挣钱这件事就是可以表现的非常具体。但如果你想要挣大钱,挣更多钱,那么他就变为了一个系统的工程。也就脱离了上班或是开个小店这样的概念和逻辑。一般情况下,上班或是开个小店,他所实现的只是保证你的生存。
但在某种程度上说,挣钱和谋生不是一个概念。谋生是以生存为目的的行为,而挣钱是以钱为目的的概念。我们一般都错误的把谋生当做了挣钱。因为谋生也需要挣钱,但谋生所需要的钱是有限的。这是两种不同的逻辑。
所以当你用谋生的逻辑去挣钱,就只能挣来基础的满足生存的财富。并不能让你彻底的脱离生存的烦恼,而是始终在某个边缘挣扎。也就是你不会为生存烦恼,但又无法摆脱生存的烦恼。这就像我们始终浮在水面上,但你却无法摆脱水对你的束缚。水的浮力不会让你轻易被淹死,但同时你也摆脱不了水对于你的束缚。这种感觉应该像你从泳池出来时的感觉,一出水面你会感觉自己非常的沉重。
其实感觉我们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应该都是这种状态。我们的生活一般在你没有什么欲望的时候,都是衣食无忧的。但只要你生出些许的欲望,就会感觉自己非常的不自由。你会感觉自己被金钱死死的束缚住。烦恼痛苦一下子就都来了。就比如我自己,当我不想大房子和环球旅行的时候,我感觉自己还是很自由的。但一旦各种的欲念产生,我就会一下子变得不快乐了。
充分的自由对应的是充足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你想要摆脱欲望的束缚,你要不是有钱,要不就是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欲望要不是被满足,要不就是用更高的精神追求去替代物质欲望。
目标分解是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是思路。他侧重的是在你有确定性的目标只有,也有了相应的资源。然后对于具体实施的方式的一种思考。
比如说投资,在你开始投入一笔资金的时候。根据你的资金量和自身对于投资的了解。你就需要想我如何才能利用这笔现有的资金赚到更多的钱。或是我如何才能创建一个利用这些钱构成的系统。就是说你必须先有目标,然后才能对目标进行分解。
但是单纯的赚钱并不是一个明确的目标。就像如果你只以赚钱为题是无法展开思考的。必须是你已经确立了什么具体的赚钱方式。
回想自己投资的经历,我最开始只是因为重仓买入了一些基金和股票,才在19和20年那波上涨中取得了一些收益。但那波的收益完全是无心之举。用我的话说就是纯粹的运气。恰当的时间恰巧做了恰当的事情而已。跟我自己的想法和能力关系很小。
但在之后的买入和买入上,我就开始有意识的进行思考了。也就是说,我开始有意识的把目标进行了分解。并逐步开始自己主动的布局。从配置的角度开始调整我的投资标的和比例。
这时我的行为就不再是随机的,而是有计划进行的。能有这些想法,我还是要感谢这些年坚持不懈的读书。想起来多少有些后怕,如果不是长期坚持读书和学习,我想当初投入的那些钱估计现在已经剩不下多少了。
我当初的目标就是,利用手中的这些资金,建立一个长期永续的系统。不是短期不停买卖的那种操作,而是可以长期持有,只有在股价和指数波动到高估的时候才进行调整的系统。我只想挣企业正常经营的钱和社会发展的红利。所以不再市场疯狂的时候,我是不会卖出的。
当你确立这样的具体目标后,就是分解目标并执行了。所以在21年卖出大部分持仓后,就开始了我的重新布局。开始了持续三年的买入。21、22、23年基本定投就没有停。越是下跌,定投就越是不能停。但现在看来我也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买入开始的太早了。这也导致了我忍受了巨大的痛苦。联系两年亏损,让我一度开始怀疑自己。
还是说,如果没有读的那些书给我坚定的信念,我想我早就崩溃放弃了。本来计划是保持至少百分之二十的债券仓位,但到最后债券基本都没有了。权益类仓位基本就是百分百。现在想来当时也是承担了巨大的风险的。如果去年股市还不涨起来,我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当事情发生后说起来都轻松,但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你也无法确定未来到底会如何走。那么能给你力量的就只有你的坚定信念。所以我也非常认同那句话,你相信什么,才能最终看到什么,得到什么。
目标分解是为你的目标服务的,是为了让你的目标变得可以被执行。只有被执行之后,目标才可能被实现。我的目标是用我的钱建立一个可以持续为我产生现金流的系统。当你的目标明确了,其实你就需要按照这个要求去找投资标的了。找来投资表的就是构建配置比例。如何的比例才能让你的投资可持续,并且进可攻退可守。
其实有时想来,一个好的问题,本身就包括了答案。问题本身就包括了问题的关键。具体的问题当你提出来的时候,解决的办法至少已经出现一部分了。
清晰的目标,然后就是把目标分解到具体的可执行的层面。对于投资不就是,买什么,什么时候买,买多少的问题吗?但这些问题都是要你有明确的目标。我为啥总是强调这个明确目标。其本质就是我们很多时候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因为我自己曾经就是这样。如果你没有明确目标,那你也就不可能知道该干什么。
这就像股市中总会有人问该买什么,大神带带我。其实他们所谓的问题是其他人根本帮不了的。如果你都不知道该做什么,别人又怎么帮你。完全的替你去做一切吗?告诉你买什么,在告诉你什么时候卖。你告诉我谁有义务这样帮你。更何况了,他人如果真的告诉你了,你会真的相信吗?
我告诉你一个代码,我可以拿住十年。在股价下跌的过程还能坚定的持有。你做得到吗?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事的逻辑,你在没有相应的逻辑作为支持下,你是做不到相应的事情的。其实很多事情根本没有什么绝对的对错。对错更多的是表现在不同的时刻。而我们做事的逻辑就是,坚守到那个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个胜利时刻。
具体讲就是,每只股票都会涨跌。在这个过程中也都会有人赚钱或是赔钱。就算是在大熊市当中,也还是会有上涨很多的公司。按照你自身的逻辑去寻找属于你的那个涨跌的周期。还是那句话,只有你坚信的东西,你才能做到。
就怕你没有自己 明确目标,那你也就不可能知道到底该做什么。在没有坚定信念的时候,你做什么都是错的。因为你很可能就会因为一个改变,而怀疑自己刚才的决策。
所以在我看,做投资首先是建立你的一个坚定的信念系统。明确你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只有这些基础的规则确定了,你的行为才能具有持续性,确定性,稳定性。
其实具体的问题在我看都是好解决的,在明确稳定的信念之下,问题的解决方法方式也是明确的。那么问题大概率也就变成了一个执行的过程。而当你一切都不明确和稳定的时候,可能你做什么都是不对的。
可以看看那些初入股市的人,是不是今天想这样,就是明天想那样。今天听这个说的有道理,明天又听那个人说的有道理。说白了就是你还没有通过学习建立自己的一套稳定系统。
一切的工具或是外在资源都是服务于我们的。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干嘛,再多的工具与资源也都没用。
突然想到了一句话,先去观世界,你才能形成你的世界观。人生如果没有足够的经历,你又怎么能知道自己需要和喜欢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