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永远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
说起现在的家长,真是不容易,面对残酷的社会竞争和环境,一方面要维持家庭的正常运行,还要负责孩子的成长。一件接一件的事情让家长应接不暇,所以许多都希望幼儿园能更多地照顾自己的孩子。这样看来是减轻了自身的负担,也让孩子更加融入集体,和老师更加贴近,但是其中却有更多的不便和弊端——有些家长自身都没有规范自己,没有将自己当成孩子的典范,那老师,就更难给予孩子成长所需的东西了。
这些东西老师给不了
一、老师给不了孩子良好的品格。品格、道德修养,这种意象化的东西,需要家长时间去和孩子渗透,课堂上那十几、几十分钟根本不能完成。平时生活中,家长会因为一些小的事情而和别人发生争执,为了一些小利益而挣的脸红脖子粗,孩子看到家长这样后,也会觉得自己没有的东西,像大人那样吵闹,或许也会得到,时间长了,他们就会变得脾气暴躁,不讲道理。
二、老师给不了孩子良好的习惯。这一点往往是家长自己的原因,在幼儿园期间,老师会对孩子的某些习惯,比如,坐姿、站姿等进行纠正。但是回了家呢?如果家长自己在家也是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那孩子可能就会去盲目模仿,自己也形成不好的习惯。
三、老师给不了孩子获取知识方式。老师给孩子在幼儿园讲的知识是比较片面的,许多东西需要家长给孩子灌输。当孩子和家长在一起的时候,比如家长领着孩子出去玩,这个时候可以给孩子灌输比较综合的知识,而且,当孩子和家长去了一些好玩的地方,在开心的氛围内更利于孩子综合能力的提升,对以后的孩子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
四、老师给不了孩子幸福感。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中吃得好,玩儿的好就是幸福,同时也给自己一个不照顾孩子的理由。但这是很自私的想法,老师不能“雨露均沾”,他也只能给与孩子基本的照顾,这样时间长了,孩子只能感受到冷落。
家长在孩子成长中不能“失位”
一、家园共育必须做好。在幼儿园中,老师就是家长,必须将优良的品质传授给孩子。而到了家中,家长更必须做到以身作则,让孩子在有修养有道德的环境中长大,使孩子更好的受到美好品质的熏陶。
二、学习不止在幼儿园。家长觉得回家了就应该玩儿了,其实不然,从幼儿园中回来后,也有许多东西值得孩子去学习,比如,家中的水果,干果等,都是做算数的天然器材。家长需要抓住一切物品,用合适的方式,引导孩子去学习,这种学习不是强迫的,是在快乐的氛围内完成的。
三、家长端正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位置。家长永远是孩子最亲近的,不论你工作再忙碌,都不应该当做不照顾孩子的理由。亲情无价,孩子成长需要你的呵护。
结语
家长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也永远是孩子最好的伴侣,让孩子拥有充实完整的童年,学习、玩乐都有家长陪伴,不论风雨,不论阴晴,一家人在一起,才能形成最坚固的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