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之所以能够融为一体,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儒、释、道的学修“门道”是完全相同的。
那么,什么是儒、释、道修行的“门道”呢?
从大的背景来看儒、释、道,都建立在人处于“重叠结构世界”中的大前提下,因此,儒、释、道学修的环境、形式与最终结果,虽各有不同,但儒、释、道的基础学修原理与方法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心智系统转换”。
“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目的,就是把“感知的主体”从“显性人体”收回到“隐性世界”中。
“感知的主体”如果一直停留在“显性人体”中,认识的也是“显性世界”,那么,这个人不管学修的是儒、释、道的哪一门,也不管掌握的知识有多丰富,永远都不可能真正入门。
通过“心智系统转换”的练习,把“感知的主体”往回收,这是儒、释、道学修的根本性关键所在。
“感知的主体”从“显性人体”开始往回收,先回收到“隐性人体”,之后,再从“隐性人体”回归到“隐性世界”。
在这样一个“往回收”的过程中,在“显性人体”、“隐性人体”、“隐性世界”之间存在着一条“通道”,“感知的主体”就在这条“通道”中往回收……
《帛书·老子》第一、二章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让我们能够很清晰的认识到这条隐秘的“通道”。
对于一个儒、释、道的学修者来说,在学修的过程中意识到这条“通道”的存在,能够帮助学修者更快地摸到“门道”,进入“通道”。
而且,对于不是学修儒、释、道的人来说,如果只是想提升自己的战略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洞察思维能力,那么,也需要去寻找这条隐秘“通道”。
因为人的“高端思考”能力就是在寻找这条“通道”的过程中被开发出来的,这是训练“高端思考”能力唯一有效的方法。
所以,《帛书·老子》的第一、二章的价值,对于现代人来讲,是非常大的。
既然是“通道”,那么,这条“通道”就存在着“入口”与“出口”,“感知的主体”只有找到了这个“入口”才能进入这条“通道”,并从“出口”达到目的地。
自古以来,儒、释、道三家都在用各自的概念描述着这条“通道”,以及进入这条“通道”的“入口”的方法。
比如,《心经》中说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道德经》中说的“观复”,《太乙金华宗旨》中说的“回光返照”,《真诠》中说的“玄关一窍”,《黄帝内经》中说的“精神内守”,《大学》中说的“慎独”。
所有这些,都是基于这条隐秘“通道”的论述。
但是,这些用“基于共同经验”的常规语言以及文字所作的论述,在古代的“知识背景”下,很难清晰描绘这条隐秘“通道”。作为学修者,也很难通过语言、文字去认识这条“通道”。
即使,描述的人很清楚自己描述的是什么情景,但是,对于听的人来说,永远是不知所云,玄之又玄。
而专门用于记载“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以及“心智系统转换”方法的“黄帝密文”则解决了这个问题。
请看上图,上图是用“黄帝密文”所著的《帛书·老子》第一章的完整结构图。
上图中,用红色圆圈标注出来的甲骨文“泊”字,就表示这条“通道”的“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