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怜私生子
霍去病的母亲叫做卫少儿,本是平阳公主的一个侍女,偶然的机会,这个女子认识了平阳县一个叫做霍仲孺的小吏。当时还是少女的卫少儿哪里禁不住霍仲孺的甜言蜜语,几次眉来眼去之后,便以身相托。卫少儿以为找寻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很快她才发现自己太天真了。没过多久,卫少儿的小腹慢慢隆起,自己不时呕吐,她知道,自己怀孕了。她本以为霍仲孺知道这个消息会和自己一样高兴,可是霍仲孺却是面露惊恐,冷汗直淋。
因为他知道和公主女奴私通,这个罪名可不算小,他本来只是想骗个色而已,现在出了这种状况,恐怕就成了掉脑袋的事了,这是他始料不及的。所以,霍仲孺为了保全自己,便偷偷跑了,不再与卫少儿联系,也就是变相否认了与卫少儿的关系。
不难想见,这个女子被心爱的男子抛弃时的难过。面对平阳公主的询问,卫少儿也是缄口不言,她不愿那个男子会为此遭受伤害。还好卫少儿生活在汉朝,而非宋明理学深入人心的时代,要不然,单凭未婚生子这一事,足够上吊十几回了。
十月怀胎,这个孩子来到了这个世间。
霍去病的出生自然算不上高贵,用低贱来形容也丝毫不过分;父亲本是小吏,却矢口否认;母亲只是女奴,身份卑微。按照正常的故事发展,如此一个私生子的成长一定极其艰难。
可是,他是霍去病,他是上天赐予大汉王朝的名将,上天会眷顾他的。
(二)自有天眷顾
霍去病出生的第二年,他的姨母,也就是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被汉武帝刘彻看重,选入宫中。平阳公主本就十分怜爱卫少儿,现在卫少儿的妹妹成了平阳公主弟弟的妃子,所以这个孩子自然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卫子夫刚入宫中不久,一日卫少儿带着还在襁褓中的孩子去宫中探望。当时,汉武帝正巧染了疾病,整日头晕,精神不佳。所以就在寝宫中迷迷糊糊地睡着。忽然听到了一阵孩子的哭声,惊出一声冷汗,顿时精神一震,竟然感觉身体舒畅了许多。不由得大喜,便询问哪里来的孩子。等到他看到卫少儿怀中的孩子眉清目秀,甚是可爱,便有些喜欢,还特意抱在怀中,逗玩了一会儿。问卫少儿,孩子叫什么名字?
卫少儿颤颤巍巍,只说孩子还没有名字。
汉武帝说道,既然如此,那朕就给他起个名字吧。想了想,接着说:朕这几日身体不适,听得这个孩子的哭声,就痊愈了。就叫他去病吧。
就这样,汉武帝给了霍去病一个名字。幼时的霍去病替汉武帝去除了身体疾病,很多年后,霍去病替汉武帝替大汉王朝去除了数百年的心病!
两年后,卫子夫身怀龙种,被封为夫人。卫氏中人也是水涨船高,汉武帝任命卫青为建章监、侍中,常伴自己左右,卫子夫的大姐卫孺嫁给了太仆公孙贺,卫子夫的二姐卫少儿,也就是霍去病的母亲,嫁给了陈平的后人詹事陈掌。霍去病终于可以拥有名门子弟的童年。
卫子夫,卫青这两个日后与汉武帝密不可分的人物,在霍去病出生后不久,人生遇到了天大的转折,似乎这个孩子的降生就是给他周边人带来幸运的。
很快,年轻的霍去病就会来到战场,来到百年前,冒顿曾经横扫的漠北,给整个世界留下惊艳的开始。他要让匈奴人给汉王朝数十年的屈辱,悉数奉还。不,是加倍奉还。
(三)将军上疆场
公元前129年,匈奴南下,入侵大汉上谷郡,汉武帝为报四年前马邑之谋失败之仇,再一次整顿军马,欲与匈奴争高下。汉武帝亲自部署战略计划,分兵四路出击。
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出兵
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出兵
四路将领各帅一万军马,浩浩荡荡出发了。
卫青出身贫寒,本非将种,亦非豪家,可是有些人就是天生的将军。第一次走入战场的卫青没有丝毫不适应,少年时的艰苦生活让他的直觉异乎寻常的准确。他指挥若定,沉着冷静。他深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道理,数次深入险境,早已经习惯了南人驽钝的匈奴遇到突兀而至的汉兵,竟是难以反抗。卫青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首虏近千人。
可是其他三路的结果就有些难看了。公孙贺一无所得;公孙敖损失七千骑兵;李广兵败被俘,最后逃回。
如果与战国后期动辄杀敌数万甚至数十万相比,卫青此战的伤敌人数有些不够看。不过。此战卫青以近乎完美的姿态打败匈奴,这可是自冒顿时期以来,汉王朝数十年来对抗匈奴的第一次胜利。是卫青告诉世人,尤其是汉武帝,匈奴并非无法战胜的。
汉武帝对于卫青大为赞赏,封其为关内侯。汉武帝横扫匈奴的宏愿终于看见了实现的可能。
第二年,汉武帝命卫青率兵三万出雁门关,长驱直入,斩首虏数千人。
公元前127年,匈奴大举入侵上谷、渔阳,先攻破辽西,杀死辽西太守,又打败渔阳守将韩安国。武帝派李息从代郡出击,卫青率大军进攻久为匈奴盘踞的河南地。
这是汉王朝与匈奴这些年来最大的一次战役,卫青不会让汉武帝失望的。卫青率四万人马从云中出发,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先是绕到匈奴军的后方,切断河南地与王庭的联系。而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率领轻骑,飞兵南下,正面进攻,与后方的军队对匈奴本部形成合围之势。这一招是卫青的拿手好戏,多年后,在漠北战场,卫青依旧用这一招彻底击溃了匈奴单于,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匈奴白羊王、楼烦王面对卫青的攻势,心知不好,仓惶率兵逃走。汉军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之多,完全控制了河套地区。
(四)无敌美名扬
如果说龙城之战卫青打破了匈奴不败的神话,那么此次河南之战卫青彻底让匈奴见识了汉人的武力。从此,匈奴与汉人交战心中自然矮了一等,一如多年前的汉人面对匈奴一般。
此战之后,卫青立有大功,被封为长平侯,食邑3800户。在卫青凯旋归来,面见圣上的时候,没有人注意到一旁站着一个少年,眉宇间掩不住的英气。他看着身着戎装的卫青,心中默念:总有一天,我也会成为舅父那样的将军!
他就是十三岁的霍去病。只不过此时的他还没到登上历史舞台的年纪,而那个时间已经很近很近了。
匈奴是马背上的民族,以骑兵为主的他们机动力十足,虽然数次败于卫青之手,不过也因为此,并没有台上根本。之后的几年,依旧没有消停,数次南下攻城抢夺。汉武帝看着挂起的地图,眼中死死的盯住北方,喃喃道:你们难道杀不尽吗?
公元前124年,大汉再一次展开了对匈奴的进攻。卫青率三万兵马出高阙,苏建公孙贺等将从朔方出发,李息张次公等将从右北平出发,全力配合卫青,实际人数达到十几万,此战,汉军俘虏右贤王的小王十余人,男女1.5万余人,牲畜达千几百万头。
此战过后,汉武帝极其振奋,拜卫青为大将军,更是连卫青还在襁褓中的三个孩子也一一封侯,卫青已经几乎到了无可再封的地步了。卫青此人位居高位,依旧谦虚低调,以孩子尚小,军心最重为由推辞。可是汉武帝还是如此去办,对于军中将士也是按功封赏。
对战匈奴的数次胜利,不仅将卫青抬到了军中第一人的位置,也让汉武帝看的更远了。
公元前123年,汉武帝命大将军卫青率领十万人马出击,目的是扫荡漠南伊稚斜单于大本营。就在出发之前,一个年轻人来到了汉武帝面前,主动请缨,前往漠南,大战匈奴。
也许是汉武帝看中了他身上名将的气质,也许汉武帝想让这个年轻人到战场上历练一番,也许是汉武帝觉得此战有卫青万无一失,也许是汉武帝还有其他想法。总之,汉武大帝同意了,并封他为骠骑校尉。
此人便是霍去病,那一年17岁。
百年来,北漠这片土地迎来了冒顿,迎来了卫青,终于,也迎来了霍去病!
�gX��\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