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芝加哥学派的领军人物弗里德曼的《自由选择》,很有收获。
弗里德曼教授最有名的是对“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解读,即如果一个商品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那么背后一定存在补贴,如果是政府行为,那么最终其实还是纳税人买单,如果是公司行为,那么这种行为的目的背后,是消灭竞争,达到某种程度的垄断,所以,免费是最昂贵的。
书中的一个论点很值得深思,一个社会若是把平等置于自由之上,那么最终的结果是既没有自由也没有平等。运用强制力量来追求平等,只能摧毁自由,而强制力量会为一小撮人所攫取,他们以之来牟取私利。 而如果一个社会若是把自由置于平等之上,那么最终不仅会最终增进自由,也会增进平等。此处的平等是指结果平等,也即没有自由选择权的结果平等,无法带来真正的平等。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觉醒,改变!人的觉醒之时就是明了之际,能改变自己之日亦是超越自我之机,抓紧完善,敢于纠错,善莫大焉!
你不行!比人比你行!你怎么做都不如别人!以上都是天大的假相,而且是毫无意义的比较,找到你与众不同的地方,种下种子,发芽需要等待,开花需要更长的等待,结果需要无比慢长的等待,等待,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把你“看见”能做的一切做到尽善尽美
疫情可以让一个人焦虑不安,也可以让一个人笑傲江湖。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那种爱读书的人,饱读经纶之后沉淀出的淡定从容的气质,书读得多了,内心不会慌乱,面对危机的考验,让我们在任何况遇中,处世不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马歇尔计划赞助下,欧洲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了几百个访问团到美国来研究生产力提升的原因。
最初访问团预期生产力提升的主因在于所采用的机器、工具或技术,但是他们很快发现这几种元素和美国的高生产力没有什么关系,
反而是生产力提升背后真正的因素——管理者和员工的基本态度——所带来的结果。
他们一致的结论是:“生产力是一种态度。”
罗振宇说:你喜欢岁月静好,其实现实是大江奔流。在一个黑天鹅满天飞的不确定的环境中,企图躺在旧有的模式下一尘不变,那你的舒适区,会杀死你。
事物的发展是迂回曲折的,某个时候需要向左偏,但又不能极左;某些时候需要向右偏,但又不能极右。在迂回曲折中,在一个相对宽的“幅度”中,不断摇摆着前进,这就像开车或者是摇轳,在左右摇摆中驶向正确航向。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伟大的挣扎,每一个人的挣扎,都值得我们充分地尊重。
从什么时候规划退休生活?
其实你脑海里闪现过退休这个名字的时候,你的年龄应该让你有了危机感,这时的你,一般已过而立之年。如果你是30岁,那么恭喜你,你在最好的年龄考虑了这件事情,30岁的你正处于学习力、进取心、体力最好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你有一些未来规划的意识,那么是成本最低,收益最好的开始。如果你是40岁,那么恭喜你,还不晚,十五年的事业打拼,你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这个时候的你上有老下有小了,你的精力和体力都有所下降。虽然规划成本会比10年前高了很多,但是这个时候也是很好的年龄,因为你还有学习力,你的疾病还是隐形的。如果你是50岁,那么一定要着手实施了,普遍来说疾病风险提高70%,学习力下降50%。如果你是60岁,恭喜你,你前面做好了准备,可以顺利退休了了,当然有一种情况,就是国家规定65岁退休,你只能在65岁领取养老金帐户的钱。
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知彼知己-移情沟通的原则、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与张老师的通才、单纯、利他思维、精进、修行不谋而合,特别体力、心力、脑力的理解。
智力:读书、学习、交流、总结、改善。
身体:冥想、养生、锻炼身体、饮食健康。
社会情感:情感账户存钱。关心!奉献。
精神:有一套自己的哲学、更高级认知能力、解读世界自己一套方法。
最终还是改变自己,唯有坚持,方得始终。
我要改变现状,就要改变自己;我要改变自己,就要改变我的思维;我要改变我的思维,就要改变我看外界的方式和习惯。
3个好的习惯,助你一臂之力。养成一个习惯,就是培养身体的一个自主条件反射。在培养之初,需要有意识的行动控制,不断重复,才能养成本能反应。
(1)培养早起的习惯。首先要为自己设定一个早起的目的,而且这个目的会让你很期待,很期待第二天早晨快点到来。如果你是一个吃货,不妨在睡觉前准备好一顿丰盛的早餐食材,等早上起床给自己做一顿很好吃的早餐。
(2)培养写作的习惯。读书再多如果不写出来,就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如果不能向别人说出来,就不能够得到修正和反馈,也没办法知道自己的观点是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写作就是整理自己想法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把你平时阅读的论点整理出来,加以思考,总结成自己的话语,这样你的逻辑能力和思考能力就会逐渐加强。
(3)独处-反思-自律,多考虑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往往是打乱计划的罪魁祸首。为了减少突发事件的影响,计划制定时必须充分预估可能的突发事件,提前考虑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