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必须承认,这本书在宣传上出了偏差。虽然作者尼尔·斯蒂芬森是一名科幻作家,起码在中国是依靠科幻小说《雪崩》博的大名。但是这本小说——题目也很有geek范儿—真不是科幻小说。读这个书的感觉,就和当初看《最后的猎巫人》一样,宣传的时候强调作者詹姆斯·莫罗是两度星云奖、世界奇幻奖得主,然而这本书就是一本实实在在的历史小说。有虚构的成分,但是毫无幻想的因素。
如果说这本《编码宝典》是货不对版,那显然不至于。但是在阅读之前,一定要有心理预期。如果打算看一部更厚版的《雪崩》,那一定会失望了。
二
这本厚达1280页的小说,包含了多种类型小说。包括了一般二战战争小说的美国大兵的战斗生活,《桂河大桥》一样的日本军官强迫俘虏工作,也有包括图灵在内的各类密码破解工作。这三条线,都属于二战的时间线,人物之间彼此有互动,故事线也有交叉。而在1997年,则是有另外的一条时间线。也可以看作是这本书的主线,就是有关如何利用菲律宾建立独立金融中心的故事。
《编码宝典》称得上是时空交错。但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就是“菲律宾”,它是连接不同时间交汇的重要地点。在二战的时候,它是黄金的秘密存放地;在97年的时候,又成了新的资本的来源。两条线的连接点,就是黄金的来历。如何被埋在了地下,又是如何被发现挖掘。
可是如果仅仅是围绕黄金做文章,这本书就成了更加典型的冒险类文章。像是《金银岛》这种几百年前的小说,不就这个套路么。这本书之所以有趣有新意,则是和它的另外一个主旨有关:编码。
在二战的时候,正是因为“编码”的成功,使得日本人不得不将黄金埋藏起来,以图他用;在另外的时间点上,也正是有了编码的存在意义,赋予了黄金新的用处,也就使得寻找黄金的行为有了新的意义——当然,如果在今天的话,它可以设计一种类同于比特币的方式完成任务,而不需要那些黄金的信用支持。如果这样的话,恐怕更接近纯粹意义上的“编码”,而不需要像现在一样仍然有一个传统的外壳。
三
一般的类型小说,走的大都是极简主义的路线,恨不能所有的文字都是围绕着情节展开。生怕文字一多,就失去了读者的注意力。但是这本超过千页的小说,完全不在乎这一点。与极简相反,它不厌其烦地写出了每一个细节:战场上的,工地上的,商场上的……以及在整本书中,最具geek特色的、最与众不同的:对种种编码的介绍与各种类型破解方式的猜想。甚至在书的最后,还附有了相应的题目与解答。
就是这些无巨细无靡的细节,撑起了这本书的篇幅,也奠定了本书的风格。它带给人的感受不是刺激与畅快,而恰恰相反,是一种对细节的考究,对微处的关照。完全想象不到这是一本上世纪90年代的作品,反而更接近19世纪晚期作家们的创作方式——用手中的笔,展示世界的全貌。这种“自大”“自我”的精神在当代已经越发地稀少,毕竟已经没什么必要,只要简单的做出提示,读者就自然会脑补出具体的形象。不过这本书的内容是有关过去的历史以及尚未实现的技术,又给了这种炫耀似的风格以必要。尼尔·斯蒂文森选用了这种创作方式,也就是理所当然了。
在细节上,本书偏向传统的丰富与庞杂。但是在结构上,却并没有依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娓娓道来。每一条故事线都按照自身的发展,被截成了一个个的片段。彼此穿插交互。这无疑给阅读带起来了相当的难度。但是这样的好处也在于能够随时提醒读者保持注意力,不要想狗熊掰苞米一样。看到后面,已经忘记了前情的线索和伏笔。
四
总之,忘记这本书是一本科幻小说。好好地沉浸在二战之中,沉浸在菲律宾的雨林,沉浸在各种炫酷的科技名词之中就好。看完这本厚达四位数的小说,绝对会是一个非常好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