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的刺血和艾灸方法

图片发自简书App

麦粒肿是眼睑腺体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发生在睑缘毛囊皮脂腺的称外麦粒肿,发生在脸板腺的称内麦粒肿。

发病早期,眼睑局部红肿、疼痛,有硬节和触痛,数天后出现黄色脓点,破溃排脓后可自愈。

中医认为,风热挟肝火上攻所致,治疗上以清肝泻火,解毒为法。

1.点刺耳尖,还可配合印堂穴,刺血针快速点刺并用手指挤压出鲜血,建议挤出大约5ml左右,太少没有效果,将血迹擦拭干净再常规消毒。施术处一天禁沾水,隔日1次,3次为1疗程。

同时可以次肩胛区反应点,和脚趾。

《灵枢 经筋第十三》“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

上眼睑麦粒肿当治足太阳膀胱经,肩胛区反映点。

下眼睑麦粒肿当治足阳明胃经,中趾趾腹。

同侧即可,不用双侧。

上眼睑一般用肩胛骨内缘的小红点挑破放血方法更好。

另外,若是下眼睑的用同侧大、二、中趾同放最好。

 

2.艾灸疗法   

选穴:后溪。   

操作:用艾绒捏成麦粒大的艾柱,病在左侧灸右后溪,在右眼灸左侧后溪。

先在穴位上添少许凡士林油以粘住艾炷,然后点燃,行直接灸。

待艾炷烧为灰烬,再加灸1炷,2炷,连续灸至3壮。  

据广江省李史光老师资料,近30年来用灸治后溪穴治疗麦粒肿50例,效果甚好。

轻者只灸1次治愈;

重者施灸2次后可根治。一般在施灸后第1天,如未成脓的麦粒肿可自行消退,不会再成脓;

如已成脓在施灸后第2天开始溃脓,3天后把浓排净,局部不留疤痕。   

后溪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温灸后溪穴、可补虚泻实。

麦粒肿为眼料常见病,多为热毒蕴伏,余邪未清,故常反复发作。

灸治后溪穴确实有良效。

其作用为通过灸治起到增加机体抗病能力,在正气强盛的作用下,使蕴伏的热毒得以驱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巧治麦粒肿的终极四招! 谁都不认识啊首推 有一种病,得了不要命,但是难受起来真要命,它叫麦粒肿。通俗一点说,就是“...
    WSQZ阅读 7,692评论 0 2
  • SQLite - Perl 安装 SQLite3 可使用 Perl DBI 模块与 Perl 进行集成。Perl ...
    木易林1阅读 438评论 0 0
  • 今天在微信上,发现自己被一位以前的好友删掉了。 有一霎惊奇,但也没有失落很久。 其实很多好友都是这样,加了之后基本...
    樹里阅读 363评论 0 0
  • 今天上午,做完了作业,我就和爸爸妈妈去姥姥家了 。我表哥也要去,所以我们就接上他了。 ...
    雪儿_7d5f阅读 139评论 0 0
  • 绝句二首 [ 唐 ]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
    漠子城阅读 26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