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这个企业品牌,你发现很奇怪,可以说他是小企业,经常组织粉丝活动,发布会,但是你又不得不承认,这个企业,是个大品牌,大到所有人都曾经了解或者喜欢过。而这些东西的背后,都是源于一个人,那就是雷军。一个草根,曾经把小米做到800亿人民币销售收入、300亿美金市值的公司。
《参与感》一本书简简单单400多页讲述不了小米成功背后的思维模式、营销策略或许是千万个夜晚头脑风暴的结果。小米从创立到产品研发,从产品设计到品牌建设,从日常运营到营销推广。大家说小米的营销好,小米的成功其实是口碑好,本质上小米的营销是口碑营销,小米的参与感,与我们在web2.0后时代下提出的媒体互动属性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即我们认为在后传播时代,讲求的将是阅读互动性、参与感,而着不应当只是停留在评论、点赞这样的行为,而应该按行业的差异进行更多聚焦在产品、观点社群方面的互动。小米成功的秘诀只是六个字“和顾客做朋友”。
对于小米我并没有太多好感,但读完这本书我必须要称赞小米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品牌。当年千元机的概念一出来,打破了所有格局,在互联网时代,小米抓住了真正在改变的用户的喜好和需求,开创出用户参与式的全新的模式成功获得越来越多米粉和愿意去了解它的人,“感动人心,价格公道”。
很多人会说,小米一直在模仿苹果。苹果能做出极致的产品,是因为他懂顾客的生活方式。
其实小米也一样,当时很多手机都是没有千元机性价比王,要不就是国外非常贵,要不国内劣质国产机,要不就是国外翻新一些说是自创的。
国民喜欢什么?实惠。不就是性价比最高嘛?
要义就是顺应顾客的生活方式来提供解决方案,小米和苹果卖的不是产品,而是提供用户解决方案,这是小米聪明的地方。
用户的参与感是小米血液一样的存在,其实不止于小米一家,虽然我们可以开创千奇百怪的形式让用户参与进企业的做作,看清企业的内部文化和理念,但实际上,还有很多失败的例子就是没有抓住用户而一蹶不振最后退出了大家的视野。对于广告行业来说,参与感是极为重要的,甲方、受众和广告主的参与感是未来广告发展中的一个主流趋势,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产品思维一定要向用户思维转移。
精彩语录摘录:
“在过去,交付商品给用户后,企业往往认为与用户的接触就结束了;而现在这才仅仅是开始,后面需要不断与用户互动,让用户参与到商品的改进完善中来。”
“创业如创作,从开始第一步到最后冲刺,掌声与关注之外,更多的是寂寞的长跑。能支撑你咬牙坚持的,除了热爱,别无他途。”
“我认为,“人是环境的孩子”,在一个对客户光鲜,对员工却将就的环境下,服务体系的员工难免把服务当成一份不得已去完成的工作罢了。因此,小米在对整个服务体系,包括小米之家的后台、员工环境的建设上面,和大家看到的小米之家门店一样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