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谏刘邦的特点(见项伯)

张良谏刘邦的特点(见项伯)


鸿门宴前奏,项伯见刘邦这段,特别能体现张良进谏的特点——不强谏,不早谏,只在合适的时机谏。


刘邦进咸阳,闭关拒项羽,意欲独霸关中。张良当然知道这不行。但从后文张良问话的内容来看,张良应该没有提前谏的。


直到项羽破关,项伯说项羽打算第二天来进攻刘邦时,张良才反问刘邦:谁让你拒关的,你觉得自己是项羽的对手吗?

这个时候,刘邦才明白自己的错误,于是问出他的口头禅“为之奈何?”

张良于是开始引见项伯……


——————

《留侯世家》  

项羽至鸿门下,欲击沛公,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乃具以语沛公。沛公大惊,曰:“为将柰何?”良曰:“沛公诚欲倍项羽邪?”沛公曰:“鲰生教我距关无内诸侯,秦地可尽王,故听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卻项羽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为柰何?”良乃固要项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