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别人说好你就读,读完感觉一般般的读书经历。那为什么别人说好,到你这里就一般般了,你想过没有为什么?当然也会发现别人说好,你也觉得好的书籍,这好与不好到底差别在哪里?你想过没有?到底什么样的书,称之为好书,今天我来聊聊这个话题。
我认为书是客观存在,好书是主观评价,因此好书的标准也是主观评价。好书要依托规模效应和口碑效应,一定有好多人读这本书,而且有好多人都觉得这书好,然后口口相传,这个好书才基本上贴上“好书”的标签。这个想必大家都能理解,像四大名著等经典著作。
看别人推荐的书,风险比较小,可以省去比较的时间成本。如果一本书没有被推荐,我们如何判定一本好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是一看就爱不释手,想法设法读完,读后念念不忘,还有回响。这样的书籍多为文学类书籍,即使别人没有推荐,没有好评,但是可以带给你精神的愉悦,感官的震撼,温暖的力量,我认为就是好书。比如我看过的《雪拥蓝关》。
二是可以改变认知,促发行动。再好的书如果自己不用心读,与书产生不了化合反应,那这书只是别人的好书,跟你没太有关系。当然你也许不会认同它是本好书,或许你的阅历、学识还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我觉得,与书的遇见也讲究机缘巧合,有时候你第一眼看没感觉,日后时机到了,再看就会有很多发现。我重读好多书,有这种感觉,时候不到,也读不到好书。
三是可以让人产生强烈共鸣的,有种遇到知己的感觉。他说的你都懂,他没说出来的你也明白。这种才是真正的美丽的邂逅,看着的时候,经常会有一种“对对,太对了”,说到我心坎里去了的感觉。而且你会发现他不故弄虚玄,也不矫揉造作,而是一路娓娓道来,解决你所有的疑惑和期待,像知己一样的陪伴着你阅读,不冒进,也不滞后,方寸感极强,这种书也只有你自己知道是哪本好书。
书籍,很多的作家、名人都讲过它的伟大之处,此处我不赘言。不知道大家对书是怎样的情愫,我觉得书籍确实打开了我的眼界,增长了我的见识,改变了我的命运。通过书了解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又通过看书疗愈原生家庭的伤害,选择与父母、自己和解;一般我遇到困难时最喜欢去书里去找力量,寻求帮助,解决疑惑,而一些伟人的话语和故事特别激烈我重整旗鼓;我喜欢读书钻研,于是我从乡村走到了大北京,从未放弃过书这个朋友,工作后一直保持读书的习惯,因此自己不断精进,留在了北京有了家,成了别人羡慕的“北京人”,我知道这一路走来,书的作用功不可没。最后愿你也遇到更多的好书,陪你前行,给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