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回调,就说明是类之间的交互。其结构形式通常为一方按照流程负责实施(方法声明),但是不关心具体的业务。一方有业务要求,需要通知另一方按此要求实现。
举例来说:
某公司有领导A、B两人,有专门干活的小X。X按照公司业务流程办理业务的能力(按照自身里声明的方法体),但是呢,A、B领导在某些事情上的要求不一样。比如做文案,A喜欢从右往左竖着写文案,B喜欢从左往右横着写文案。小X又不专属于某个领导(即X的文案方案实现不能与具体的某个领导要求固化),因此,小X要按照某个领导的爱好专门写文案。
如何实现,就需要用到回调了。
小X说,领导,我有写不同方案的能力(声明一个接口,包含要做的方法声明),我桌上有个文案夹(保存接口实现的member),你们可以把要求放在里面(传入接口类型的成员变量值),我按照你们要求去做文案(按接口要求实现)。
领导说这样好啊,大家约定好(implement interface),我们把要求写好(实现接口声明的方法),这样我们的工作都好做了。
于是,小X按照流程写文案,当需要知道如何具体做的时候,只需要看文案夹里的要求就可以了(回调)。这个过程就是回调。
好处是小X不仅能按照A、B领导的要求,还可按照别的领导们的要求干活了,小X不专属于某个领导。小X的方法灵活的降低了人工成本,等待他的一定是升值加薪。再有新同事来,小X也可以按照此方法要求别人。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实现的步骤。
- 声明一个接口
- 声明一个保存此接口具体实现的成员变量
- 在其他类里继承此接口,并实现接口方法
- 在合适的地方对接口类型的成员变量初始化,并在方法体内需要用到的的地方调用接口方法。
简单的代码实现如下:
LeaderA .java
public class LeaderA implements StaffX.Copywrite{
public void writeByReq(){
System.out.println("按照LeaderA的要求写。");
}
}
LeaderB .java
public class LeaderB implements StaffX.Copywrite{
public void writeByReq(){
System.out.println("按照 LeaderB 的要求写。");
}
}
StaffX.java
public class StaffX{
private Copywrite mCopywrite;
interface Copywrite{
void writeByReq();
}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System.out.println("我是小X,我在写文案");
if(mCopywrite!=null){
mCopywrite.writeByReq();
}
System.out.println("文案写完了。");
}
public void setCopywrite(Copywrite copywrite){
mCopywrite=copywrite;
}
}
测试类:Test.java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StaffX staffX=new StaffX();
StaffX.Copywrite a=(StaffX.Copywrite)new LeaderA();
staffX.setCopywrite(a);
staffX.doSomething();
staffX=new StaffX();
staffX.setCopywrite((StaffX.Copywrite)new LeaderB());
staffX.doSomething();
}
}
运行结果:
我是小X,我在写文案
按照LeaderA的要求写。
文案写完了。
我是小X,我在写文案
按照 LeaderB 的要求写。
文案写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