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前夕,92岁的“济公”扮演者、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游本昌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消息引发社会热议,无数人为之感动。自16岁见证上海解放,信仰的种子便在他心中生根发芽,历经76年的漫长坚守,终于开花结果。这段跨越世纪的入党历程,不仅是个人信仰的深情告白,更成为照亮党员、群众信仰之路的生动教材。
年龄刻度≠信仰边界:用“九旬入党”打破“退休年龄”信仰时差。信仰不应被年龄框定,共产党员的精神内核更需要终身淬炼,在“九旬入党”者的世界里,年龄不过是一串数字,“退休”从未成为信仰的休止符。从21页申请书到党旗下的庄严宣誓,游本昌用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印证:信仰的火种一旦点燃,便不会因岁月而熄灭,它是刻在灵魂里的责任,是跨越年龄的承诺。他以亲身实践证明,信仰的觉醒没有早晚之分,印证着“为人民服务”不分退休前后,共产党员的身份与责任,本就该超越年龄的限制。这种跨越岁月的坚守,重新定义了信仰与年龄的关系,为全社会立起“终身向党”的精神标杆。
生理衰老≠精神褪色:用“终身预备”诠释“永远在线”信仰认知。“终身预备”是对信仰的永恒坚守,“永远在线”是将信仰融入生命的每个瞬间。这种认知绝非口号,而是深植于灵魂的行动自觉。岁月会在皮肤上刻下皱纹,却无法在信仰者的精神世界留下颓败的痕迹。游本昌便是其中耀眼的一束光。年过九旬的他,皱纹爬满眼角,步履已显蹒跚,却郑重写下21页入党申请书。宣誓现场,他表示入党不是“人生终点”,而是新的开始,自己要继续发挥光和热,以文艺化导人心,矢志不渝、不负人民。他用一生的坚守告诉我们,衰老不过是生命形态的转换,而信仰的火焰,能在时光流转中愈发炽烈,让“永远在线”成为一生践行的承诺,证明着“永远在线”的信仰可以超越生理局限。
个体选择≠偶然事件:用“个体微光”集聚“红色薪火”信仰刚需。“个体微光”集聚“红色薪火”,恰是信仰传承的刚需所在。每束微光或许微弱,却是红色基因的生动载体——是街头巷尾宣讲党史的老者,是扎根基层践行初心的青年,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平凡人,更有如游本昌般,以艺术为炬传递信仰力量的践行者。年过九旬的他,多年来坚持以话剧演绎红色故事,用精湛表演让观众触摸到信仰的温度,让红色精神在舞台光影中直抵人心。这份信仰的传递,跨越年龄、职业与时空,让红色精神不再停留于书本里的铅字、纪念馆的展品,而是化作千万双手共同擎起的火炬,在时代的浪潮中奔涌向前,照亮每一个平凡却坚定的逐梦之路。(通讯员:新疆福海县委组织部 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