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了黄厚江老师的《预约课堂的精彩》中的《教学凭借的教学价值》部分,如获珍宝。所谓教学凭借,概括地说,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意义是支撑和推进教学过程和学习活动。在教学中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教学现象,或者说,自己也会出现此类的情况:提问式的课堂,教师问,学生答;又或者是简单粗略的教学设计,不分年段,词语都是读一读,写一写,课文都是读一读,谈谈感悟,作业都是抄一抄,丰富积累……,然而这样的课堂显然是索然无味,不能展示学科特点,更不能体现文本的内涵,如果说文本是一张帐篷,面对我们的生拉硬拽,大费周折,它仍只会继续摊睡在地上,而我们的目标其实应该是撑起这张帐篷,让世人看见它的真正价值,或许这个比喻不是很恰当,但是我们就是要让课堂通过教学凭借而变得精彩,变得更有语文味,更符合学生的成长需要,那如何去做呢,黄老师主要从七个方面做一阐述:
一、推动教学过程。
教学凭借,最直接的意义是推动教学进程。一个成功的教学凭借能够推动整节课的教学。
在这里,黄老师通过《紫藤萝瀑布》一课,教师导入新课解读花语——归纳花语的特点——带领走进紫藤萝。学生对花有所了解,对花语却知之甚少,但内心是非常感兴趣的,兴趣来了,方法到了,知识就水到渠成的掌握好了。
第二步老师配乐范读全文——学生阅读——解读紫藤萝的“花语”,为了分解难度,老师让学生用一两个词说说感觉,再读课文把文章中最美的句子画出来,朗读、品析、点拨,最后写花语。
第三步师品读“花语”的深层内涵,理解作者的“花语”献给谁。学生先大声朗读课文找答案。教师引入背景资料,引导学生知人论世深度理解“花语”背景;最后教学小结引导学生解读“花语”的现实意义。
整个的教学过程有梯度,从扶到放,各个击破目标。谁撑起了这张“帐篷”,就是花语本身,这一设计将整堂课有机的贯穿起来,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推进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搭建学习平台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本是阅读教学开展学习活动的平台。但如果能针对具体的教学意图和特定的教学目标,设计适当的教学凭借开展学习活动,会有更为理想的效果。(引用原文)
蒋祖霞老师的《台阶》,用父亲情感变化的曲线图这一教学凭借撑起父亲的人生态度和心灵轨迹给我们的人生启示,而不是读完本文后的直接感悟,如果这样操作,学生是无法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同在的。
柳永《雨霖铃》中,教师用简笔画为教学凭借,把这幅图作为平台,组织学生开展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其实在课堂上,我们老师经常是没有任何的教学凭借,看似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其实是方法的欠缺,将学生与自己都陷入到了无趣当中。
深化文本理解。
阅读教学,理解文本是教师的基本任务,也是开展其他活动的基础。《阿房宫赋》中老师用填空的方式让学习认真学习文本主要内容,深化主题思想,可以说就是凭借这个填空设计,让整个与学生有距离感的文章变得亲近,条理清晰,内容分明的展现在学生的头脑中。
激活学生的思维。
教学凭借的设计,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营造适宜学习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于漪老师在教学梁衡的《晋祠》一课,通过“词条”理解内容,钱梦龙先生教学《死海不死》让学生归纳课文内容,理出条目,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更重要的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学习中发现。
组织探究活动
我们看到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常常都是让学生围绕老师设定的一个问题,或者是话题展开,如果借助于一些教学评介,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则更为实在有效。林黛玉进贾府中对林黛玉的眼睛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1984年受国家古籍整理小组负责人托付,在列宁格勒发现了红楼梦古抄本,上面写的是,两弯似蹙非蹙眷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这个教学设计以人物描写的一个版本问题,作为教学凭借组织的一个立足文本,应着眼于阅读鉴赏能力培养的探究活动。
六、突破教学难点。
装在套子里的人和套中人,哪个课题更合适?老师让学生从小说内容和主题的角度讨论哪一种翻译更好。经过讨论,“套中人”能很鲜明地突出人物性格特征,而“装在套子里的人”的这个“装”字内涵非常丰富,它告诉我们别里科夫不是自己钻进套子里的,更不是生来就有这么多的套子,是沙俄专制制度把他“装”进了套子,是专职文化让他成为套中人,并通过他们来把更多的人装进套子里,在这个基础上,再研读,深入理解,于是对小说主题有了基于文本研读的深入理解。成功的教学凭借设计,拓展了学生空间,丰富了教学资源,巧妙地处理了一篇比较难理解的文本的主题解读问题。
七、丰富教学资源
毫无疑问,只要是适宜的教学评家都能够丰富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一位老师教学《兵车行》,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穿插了杜甫的《石壕吏》《新婚别》,以及《前出塞》“”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的诗句,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全诗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射,便价没夹磨留住……
有了教学凭借,课堂就有了活力,恰当的教学凭借,更能让教学目标,重难点迎刃而解,今天听一位老师上白鹭一课,如此优美的语言,老师不仅没有使用任何的教学凭借,而且一味的讲解,让这只白鹭索然无味,今天我上的是《花之歌》,开课,我选读了相关的片段,让学生猜猜“我”是谁,因为是开学的第一课,学生显然对这段文字比较陌生,还有点懵,然有一两个学生还是猜出来了,而且很清楚了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想法,然后导入新课,从课题的“歌”入手,让学生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赞美花的?并想一想从哪些地方看出“我”是花,交流分享相关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由,在交流中朗读,在结合问题“作者仅仅是在写花吗?”结合学生的资料,背景介绍,理解深层的含义,感受纪伯伦坚定的信念,将强的意志,高尚的品格。虽然课堂比较完整,但是教学凭借还是有所欠缺,在背景的介绍,这个教学凭借如果再使用的恰当些,灵巧写,应该对突破难点师非常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