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自我的深刻烙印

我一直是个自卑的人,害怕成为关注的焦点,不愿意站到台前,非常在意他人对我的看法,夜深人静时经常回想今天做的“傻事”“错事”,脑海不受控制地一遍一遍回想,或者假设当时不这么做就好了,陷入无穷的自我烦恼中。

今天看了陈海贤老师的《了不起的我》,对照自己,我应该就是一个无法接纳自我的人,有着顽固的“应该思维”。“应该思维”是“我应该如此”,本质使用社会规则、他人的期待或者文化习俗代替我们自发的行动,既然别人觉得应该这样,那我就应该这样;既然别人期待我这样,那我就应该这样。“应该思维”引出了“应该自我”,这样的自我会压迫现实中的自我,让我们在压迫中找不到真正的自我。一旦某个行为不是出于自发,而是产生自某个“我应该如此”的观点,它就可能变成一种强迫性质的自我要求,就会逐渐偏离事情本身。努力变成对努力的模仿,感动也变成对感动的模仿。

从小,我接受到的教育便是有出息的孩子就要懂礼貌、大方活泼,能言会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我想往这条路上走,却刻意忽视自己其实是一个内向、敏感、慢热的人。在人多热闹的场合我会感到不舒适,却逼着自己参与;明明很想一个人呆着,内心却一直有个声音“你要上去和他们交际交际,不然显得太不合群”。逼迫自己往“应该如此”的路上不愉快,我在追求成为这样一个理想人设的道路上反而越来越偏了道,离目标越来越远。我仍然害怕把自己摆在大家面前,不敢大方上台发言,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总是把自己隐藏于泯泯众人中。我在刻意抹去自己的特色,因为我越做不到“应该”中的样子,但是越要去维护幻想中的“应该自我”,害怕别人看到“真实自我”而不受欢迎。

找回自己,突破外在规则的园囿,接纳自己、承认不足是我要变得开心、自信的关键吧,以后在这方面要多努力想想办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概述 Java虚拟机规范试图定义一种Java内存模型(JMM)来屏蔽掉各种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内存访问差异,以实现让J...
    沐小晨曦阅读 4,597评论 0 0
  • 1. How flexible are you on confidentiality? 在此事上有多大的回旋余地?...
    三分鱼fish阅读 3,682评论 0 0
  • 4年前,一位107岁的香港慈善家卲逸夫去世,7月IO日,香港又一位99岁高龄的慈善家田家炳,也离开这个广...
    伊凡夫a阅读 2,905评论 0 0
  • [玫瑰]以前写的一首现代诗,第一次写,觉得拙劣如侏儒!纳兰性德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叹往事忆如幻梦...
    衍律居士阅读 2,784评论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