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经济学讲义》1人性与稀缺-3稀缺与选择(9-12)

9.稀缺

经济学是建立在“稀缺”这个基础上。稀缺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稀缺的原因有两个

  1. 我们要的东西别人也想要。
    • 商店里面你想要的东西价格很高,因为别人也想要,比如iphone
  2. 人的需求在不断的变化和升级。
    • 吃了馒头还想吃肉,再喝红酒,再看电影
    • 女企业家用直升机登顶,稀释了登顶的荣誉

需求永无止境

稀缺的含义

  • 铁矿水木都是稀缺物质

  • 时空稀缺:同一个航班,不同时间段的价格不一样

  • 地理位置的稀缺: 中国的土地不稀缺,稀缺的是大城市的地理位置

  • 信任的稀缺,同学之所以重要就是可以维系社交与工作层次

  • 追求干净的稀缺: 用去屑洗发水,觉得没头屑是干净的标准之一

  • 药也是稀缺,即使是治病的药,也有分好坏,有些吃了有副作用,有些没有

  • 政府不能把所有医疗费用抱起来,因为人一天只能吃3两, 但是吃自助餐的时候能吃一斤,人会无节制的消耗下去

人的需求是得寸进尺的,即便物质无限丰富,人来的欲望也是永远无法满足。

问题

今天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一切都有机器人代劳了,什么东西机器人都会替我们去做,那么,在这样的世界里,还会存在稀缺吗?
答:会,因为人的需求是无止境,到时候,替我们做机器人我们也要看速度,看体验,看质量.自己会追求其他更高的享受,比如虚拟世界的财富和荣誉等

10.选择和歧视

由于东西总是不够的,资源总是稀缺的,人们在利用有限资源的时候,就不得不对资源用途进行选择,由于进行选择,所以必须采取某种选择的标准,一旦确定了选择,就意味着选择区别对待,区别对待也就是歧视。

  • 资源有限,一块木材,拿来做铅笔,就不能拿来盖房子了;
  • 时间有限,今晚我去看电影,就不能留在家里面看电视了;
  • 金钱有限,我买了王菲的唱片,就不能买别人的唱片了。

例子:
白人因为差两分没有考试大学,希望通过年龄偏大作为弱势群体破格被录入.结果大学以他是白人为由不享受弱势群体福利.为了消除歧视引入了新的歧视.
你要照顾弱势群体可以,但不能公然的、有指标的、定量的、有配额的推行平权运动。最后这个巴基被允许入学了。

如果你不准明晃晃地亏待白人,那就只能静悄悄地照顾黑人。
“为了平等待人,必须待人有别。我们不能够,也不敢让平等保护条款延续种族上的优越性。”他的意思是,得亏待白人,优待黑人,结果才能公平。
凡是选择就必有标准,其实就是歧视。歧视由于稀缺性是不可避免的

  1. 歧视不可避免
    稀缺,选择,区别对待,歧视,4个概念,是一个整体。
  2. 歧视不是问题,如何歧视才是问题
    既然歧视不能避免,谁进行歧视,就必须承担歧视的后果。

既然歧视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我们讨论的重点,就转到了另外两个问题上:
1)谁有权进行歧视;
2)谁来承担歧视的后果。学校是招生的主体,所以学校有权制定任何歧视性的招生标准。

问题

我不赞成结果平等,但我主张机会平等。”你觉得这话有意义吗?
答:没有,因为机会也是没有衡量标准,不同人的机会条件是不一样的,不能直接对等比较. 并且不同人被歧视的程度和影响都是不一样,无法一概而论.

11.凡歧视必付出代价

  1. 歧视的起源

    • 偏好 :我喜欢张学友就不喜欢其他歌手。
    • 信息不对称:有老虎跳过来,我必须跑,因为时间太紧,风险太高,来不及效果信息。
      以偏概全的做法会发生错误,但是跟人们要付出的成本相比,还是值得的。
  2. 对人的歧视越多,自己的代价越大

    • 当我们刚认识一个新人时,对于以貌取人,以偏概全能让我们以最低的成本收获一个初步的印象。
    • 当我们不需要付出多少代价的时候,我们就会从容自己的歧视习惯。
    • 当我们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时,我们就会节制自己的歧视习惯。
  3. 市场竞争让人心胸宽广

    • 在偏远的地方,人比较少,歧视外人不会有多大损失,歧视比较严重.
    • 但是像深圳这种地方,人口高度聚集,如果歧视别人,就需要蒙受巨大的损失。
    • 人天生不是心胸宽广的,而是因为在竞争中慢慢学习得来的。

问题

歧视是在选总统的时候更严重,还是在选伴侣的时候更严重?
答:选总统,因为选什么总统对自己影响代价都不大,所以选总统歧视更严重,相反选伴侣是朝夕相对,歧视后你的代价会很高,开始约束自己.

12.歧视的作用和限制歧视的恶果

  1. 歧视的作用 为什么有时候歧视是合理的
    歧视行为的效率含义:
    如在异国他乡的华侨,他们抱团取暖,歧视非华人。
    也是因为他们在当地没有关系,语音不通,也不懂那边的法律。
    而通过“距离的方式”来约定自己生意的范围和评定对方信用,也是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
    通过同村同族自己的道德约束来维系信用。

2.限制歧视的恶果
起因:平权运动,美国政府威逼+利诱反歧视,导致的次贷危机。
商业银行迫于竞争,是不会随便歧视弱势群体的。凡是歧视就要付代价。如果你真的还得起房贷,而银行不给你借钱,这就是银行的损失。所以在竞争之下,银行是不会随便歧视弱势群体的
在现实中歧视往往都是有原因的,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下,歧视往往也是有效率的。
如果出于政治原因,政府逼迫市场改变歧视的规则,就有可能酿成恶果。


问题

举例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认为这种歧视不合理,但你却觉得它是合理的?
答:部分国家实施道路拥堵费,表面上是歧视穷人,助长富人,但是实际上是把非迫切使用这条道路的车辆筛选掉,留给真正需要行驶的车辆,如一个乞丐老婆怀孕他再贵也愿意支付拥堵费,同时由于实施合理的拥堵费,道路能够正常顺畅通行,也能达到道路使用最有效最大化

问答与总结

总结

竞争的压力,会迫使人们减少那些不恰当的歧视

表里如一的歧视不算真正歧视
如 我通过一个表面现象判断,然后我得到的是真正想要的。
我喜欢张学友,那我就喜欢听张学友的歌。这种就不算歧视。

只有表里不如一才叫歧视,如:我打车还要看司机是不是深圳户口,

问答

1.今天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一切都有机器人代劳了,什么东西机器人都会替我们去做,那么,在这样的世界里,还会存在稀缺吗?

2. 选总统比选伴侣更容易歧视

最高法院判案全国直播不是好事,因为在镜头面前,法官就得照顾观众的感受。这时候,无论是法官自己本人的注意力,还是观众的注意力,都会被引向一些无关紧要的,跟案件无关的特征上面去了。法官的任务,他们的“里”就是判案,把案子办好,“表”是怎么样不重要,不要把镜头对着他们

3. 我不赞成结果平等,但我主张机会平等。这句话有意思吗?

无意义,因为每个人的人生从出生开始就已经不一样,从DNA,胎教,父母的经济状况
起点不一样,机会很难一样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个性与特长,同样的机会面前,不同人不同表现,结果不一样
扩展:西方扶贫,通过与小孩多次往返的对话来提供低教育家庭的小孩. 如看见一辆车,不父母不直接回答车,而是回答是xx车,车上是什么xx等, 让他们有多次问答的机会.

4.你能不能举一个歧视的例子,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认为这种歧视不合理,但你却觉得是合理的

将来我们要买保险的时候,要通过一个DNA来确定你是不是比较容易得某种病,来确定你买保险的价格;或者我们求职的时候,就要看你的DNA,看你合不合适做一份工作。这样的话你觉得合不合理呢?
我们前面想方设法花了各种努力,就是要想做到表里如一。通过你毕业的学校,通过别人给你的评语,通过你考试的成绩,通过你拿到的各种证书,通过你的履历,目的就是想要尽快地知道你是谁,你怎样?

老年公交车优惠政策,在高峰期无效,表面上是不尊重老人,实际是错峰出行的效率考量
男女同工不同酬
公司招聘只看911 285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