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孩子们:
写完这篇日记,我们的寒假就彻底结束了。明天,我将会在教室迎接你们的到来,让我们共同开启一个为理想而奋斗的热血时代吧!
今天上午,咱们班的志愿者们冒着细雨到学校,将走廊、楼梯和室内彻底清洁了一遍。看到世康被雨淋湿的羽绒服,看到硕凡、康飞、语涵、凯旋奋力地铲除墙体上的污渍,看到佳璋细心地挂好我们的自省本,看到笑晗、心钥、宋师、英姿、安琪蹲在楼道上细心地擦拭楼梯,看到柯佳、苏宝、少慧、晓彤、一涵、茹月将走廊墙体和地面擦拭得光洁如镜,我心里一阵阵感动。亲爱的孩子们,明天当你坐在干净的教室里开始学习的时候,请一定记得对他们道一声谢谢!乐于付出的人是高尚的,愿我们都做一个这样高尚的人!
今天和你们分享一次谈话吧。
早上起来,我照例让儿子早读。今天读的是论语中的《述尔第七》。儿子有些不情愿,说明天就要开学了,今天不想再早读了。我告诉他:“学习就像吃饭一样,每天都不能间断。一个人每天都要吃饭,是为了让身体成长;每天都要学习,是为了让精神成长。如果你不学习的话,可能今天你有一个九岁的身体,却只有一个三岁的思想,说话做事都像三岁的幼儿一般幼稚可笑,你喜欢这样的自己吗?”
儿子不说话,乖乖的拿起《论语》读了起来。读了一会儿,他又问我:“妈妈,为什么非得读《论语》呢?”我说:“因为《论语》有营养啊。选择读什么书和决定吃什么饭一样重要。如果你读一些没营养的书,你的思想就不会和身体一起成长,时间久了,你可能就会变成弱智;如果你读一些垃圾书,就像吃垃圾食品一样,时间久了思想就会生病、变坏,你可能就会变成一个坏蛋。所以,在读书的时候,要选择好书、有营养的书来读。”
读完之后,我让儿子根据旁边的注释,自己翻译第一则,并把它背下来。儿子奇怪地问:“以前不都是你讲给我听吗?今天为什么让我自己来呢?”我说:“因为你长大了,已经有这个能力了。你小的时候,不知道人应该学习,妈妈就每天读故事给你听,就好像你一岁时不知道主动吃饭,总是要妈妈喂你你才会吃一样;后来你长大一点,能自己读书了,但是遇到不认识的字,妈妈总会教给你,就好像你三岁时,饿了知道吃饭,但是用不好筷子,总是妈妈帮你加菜一样;现在你都九岁啦,能自己读懂了,就好像你有能力自己吃饭一样,以后妈妈就不帮助你了,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了。”
从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反复给他灌输一种思想:作为一个人,每天都要学一些新知识,否则就是在浪费生命。亲爱的孩子们,希望你们也能够接受这种思想。每一个不学习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一种辜负。只有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你才能够跟上这个时代前进的步伐,并始终走在某个领域的前列。
除了教育儿子之外,今天还有一个收获,就是读完了法国作家菲利普的《第二次呼吸》。这部作品讲述了作者在一次事故中四肢瘫痪之后的生活,其中对病痛的描述尤为令人心疼,作者称它为“幽灵之痛”,那是一种强烈的被咬噬、被灼烧的疼痛。作者除了头之外,全身没有任何意识和知觉,而且会经常因为感染而高烧。他的妻子因为一种骨髓之癌,先他而去。书中描述的生命的枯竭,以及对未来有诸多希望却又无能为力的无奈和痛楚,深深地震撼着我。这个时刻,你会忘掉人生中的一切不如意,为自己拥有一幅健康的身躯而感到庆幸。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更应该为自己感到庆幸,因为你们不仅有一副健康的身躯,有一个超强的大脑,还有一场弥足珍贵的青春和一次可以改写自己命运的机会!这一切加起来,就是你最珍贵的财富,是无价之宝!但是,这无价之宝却也有保质期,且保质期非常短暂,一旦过期,就会变成一堆无用的废物。所以,亲爱的孩子们,抓住时间,抓住这次改写命运的机会,让你的青春变得价值连城吧!
不要等待,不要彷徨,就从明天开始,踏上一段新的征程吧!
爱你们的肖姐
2018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