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5

佛家有个说法:业力不可思议。

关于业力,对照现实世界的内容,我理解,业力就是惯性,深入骨髓的惯性,或者也可以叫作潜意识深处的行为模式。

类似的描述还可以叫体制化,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对此有深刻的描写。

瑞德说:起初,你厌恶那些东西。然后,你习惯了它们。长时间之后,你发现自己必须依赖它们。那就叫作“被体制化”。

或许我还可以再讲一个故事,2020年的时候在电视上看一则牛奶广告其介绍了产品质量保证的原因,那就是他们会选最优品种的奶牛,然后为其建最好的牛舍,以最好的饲料加以喂养,甚至还会每天定时为牛播放音乐,定期地为牛按摩。

期间还有各种参观生产流程,其中有一个流程是挤奶。

一群牛被驱赶到一个喇叭口一样的地方,喇叭口正对着一个大转盘,喇叭口每次只能通过一头牛。

通过了喇叭口上到了大转盘上的牛,吸奶器自动跳起来对准奶头吸奶。

在大转盘转到快一圈的地方,吸奶器自动离开奶牛,这头牛也顺势下了转盘,被引领走开。

大转盘上蔚为壮观,排了一大圈的牛被吸奶。

那一刻,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想到了地铁。我们每天蜂拥挤上地铁,到单位创造价值,晚上回家听音乐,时不时去按摩一下。

可喜的是,《肖申克的救赎》里还有一段话:有些鸟注定是关不住的。它们的羽翼太耀眼了。

当它们远走高飞时,内心里希望他们展翅高飞的你也会由衷地感到高兴。

恰巧最近又看到一段短视频,介绍电影《隐入尘烟》。

电影的大致内容是:两个低落尘埃的男女,结为夫妻,艰难而独立地活着,他们差不多是过得最差的,但 却可以为别人尽自己最大的力。

他们不会欠别人什么,反而是那些比他们过得好的人欠他们的。

尽管他们被利用、被鄙视、被嘲笑,但两个人都有常人没有的“爱”人的能力。

因为他们能“爱”,所以,外界的苦依然无法阻挡他们体验到幸福。

可能很多人都在说这部片子“没有讲到一个苦字,却处处都是苦”

我却看到了另外一个内容:内心丰足抵得上满世界的烟华。

人终究要活出人的滋味儿。至于怎么叫活出人的滋味儿,我也说不清楚,最近一直在看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看了三遍后,又找出苏东坡的词来看,多少次随着苏东坡起伏的人生落泪,但是东坡先生似乎有几种品质,这种品质大概是活出人的滋味:

高贵的灵魂

能爱人的心

独立的思想

行事的原则

不灭的意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苏轼写的一首赠友诗。这首诗没有写一个字些朋友刘景文品行高尚的字,但字里行间却完完全全地体现了刘景文...
    卧云轩主人阅读 715评论 0 0
  • “万千竿竹浓荫密,青山绿水如画图”,秋日微凉,与先生再走云栖竹径。此地有茂林修竹,清流翠木。小径蜿蜒深入,潺潺清溪...
    鱼儿悠悠1阅读 3,838评论 0 0
  • 我今天完成了从受害者到负责者的思维模式的转变。 曾经我以为的别人的伤害,其实是来渡化我成长的。 我们帮助别人,不是...
    中女觉醒时代阅读 906评论 0 0
  • 7、 兰池州胡人康待宾引诱诸降户一起造反,夏,四月,攻陷六胡州(高宗年间,在宁夏境内为投降的胡人设置鲁州、丽州、含...
    华杉2009阅读 3,547评论 0 11
  • 一、核心素养对《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影响(一)核心素养影响《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目标的确立 《道...
    张洪波波阅读 4,13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