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的哲学立场被称为“逻辑原子主义”。罗素早年在剑桥求学的时候就发现,历史上一些伟大的哲学家常常会让人们陷入语言的迷魂阵,有时候他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在说什么,所以他要回到由数理逻辑支配的常识领域里去。罗素设想了一种原子主义的理想语言。在这种语言中,语词和对象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一个简单对象,只能有一个对应词,它们像原子一样是彼此独立,不可还原的。比如“苏格拉底”这样的主语、“红”这样的谓词都不能再被进一步分析。当我们在陈述例如“一只红苹果”这样最简单的事实之时,这个事实就被称为“原子事实”,陈述原子事实的命题就被称为“原子命题”。除此之外,在这套语言中,还需要一些逻辑词汇(例如“和”“或者”“不”“如果”等)来搭建最基本的语言结构。罗素看到,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是含糊的、不准确的,所以他和很多逻辑学家一样,试图建立一种精确、不会产生误解的语言。这样不仅人和人之间的沟通不会再产生误会,语言的意思甚至可以用计算机进行运算。
罗素的一大贡献就是区分了日常语言中的专名和摹状词。这是他在1905年的一篇论文《论指称》当中提出来的。什么是专名,什么是摹状词呢?专名(proper name)也就是独一无二的名称,它只指向唯一的对象。例如,“卡尔·马克思”“唐纳德·特朗普”或者“郁喆隽”,这些名称都指向特定的一个人,因此它们都是专名。摹状词(description)不是一个特有的名字,而是对一些属性的描述。例如“金山”这个词就表示两个属性的叠加:既要是一座山,又必须是由金子构成的。金山虽然是可以想象的,但在现实中,我们还没有发现过这样一座金山。还有一些摹状词,不仅在经验中不存在,而且是你根本无法想象的,例如“方的圆”。
我们的日常语言经常把专名和摹状词混淆起来。对此,罗素提出了那个著名的例子:“当今的法国国王是秃子。”“当今的法国国王”就是一个限定摹状词,而不是一个专名。但是很多人,错把这样的摹状词当成了专名,好像“当今的法国国王”这个短语能够指向某一个特定的对象,但在罗素的时代法国早就没有国王了,这个限定摹状词指向的对象是空的。换句话说,限定摹状词是可以没有指称的,可人们一旦把它误认为是专名,就会自然而然预设它有所指的对象。“当今的法国国王是秃子”这句话的否定命题,并不是“当今的法国国王不是秃子”。事实上这句话有两种否定形式。第一种是“不存在一个现在的国王”;第二种是“如果法国现在有国王的话,他不是秃子”。罗素建议,把“当今的法国国王是秃子”这句话,改写为一个命题涵项:有这样一个个别对象,比如说C,它使得:1)有一个对象是现在的法国国王;2)有且只有一个对象与C等同;3)C是秃子,这三个条件能同时得到满足,就不会造成任何误解了。由此,罗素认为限定摹状词“造成了大量含混,成为诸多谬误哲学的根源。之所以出现这种混乱局面,是因为人们被语法引入了歧途”。
亲知和摹状知识
罗素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两类:第一类他称之为“亲知”,就是我们直接觉察到的东西,是直接的知识。亲知既不需要推理,也不需要其他的媒介。例如,我吃了一粒糖,感觉到它的甜味,这个就是亲知。罗素认为,除了感觉材料之外,人的回忆和内省归根溯源也都是来自亲知。在这一点上,罗素显然受到了英国经验主义的影响。第二类是摹状知识。所谓摹状知识,就是一种语言表达式。罗素将摹状词区分为模糊的和限定的。例如,“一只猫”是模糊摹状词,它并没有明确的指向,而“这只猫”就是限定摹状词。
罗素有一个基本信念:一个命题只要是可理解的,就必须包含亲知的成分。因为,我们只有通过亲知,才能建立起和事物的直接接触。例如,21世纪的人一定没有亲自见过秦始皇,我们关于秦始皇的知识全都是从史书中来。几乎所有的历史记载都是罗素所说的摹状词。但是,如果我们一直向前追溯,去找这些摹状词的根源,一定会找到秦始皇的近臣、宫廷侍卫、负责记录的史官等人对秦始皇的亲知。换句话说,摹状词传递的都是间接知识,但是一个摹状词是否有意义,取决于它是否建立在直接通过亲知认识的感觉材料上。然而,一些罗素称之为“逻辑专名”的专名是无法被摹状词表达出来的。比如专门用于指涉对象的“这”“那”就是如此。
罗素对知识的二分,其实本质上是要建立起一条有效的知识链条。摹状词就好像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链子。这条链子可以很长,但是如果你不断往上寻找,这条链子的开端一定是亲知。换言之,间接知识必然要建立在直接知识上,这样知识大厦的根基才是稳固的。
罗素说过这样一段话:“对爱情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简单而又强烈的感情支配了我的一生。”对罗素而言,语言其实就是对真理的追求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