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可信区块链十大案例”的第二名,广州开发区的“政策公信链”。
说这个“政策公信链”前,必须先说广州开发区“数字政府”新三年行动计划,因为“政策公信链”是广州开发区“数字政府”新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也是全国首个区块链政策兑现落地平台。
去年下半年以来,广州开发区对辖区内已建成的信息化项目全面进行梳理整合,并结合已立项和筹备的新项目,精心编制了《广州开发区“数字政府”新三年行动计划》,并多次组织专家论证,对新三年行动计划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对于明确创新亮点、加强机制建设、加强政企合作、打破信息孤岛等方面进一步理清了思路,对于如何更好地打破数据壁垒、建设数字政府开拓了眼界。在新三年行动计划的首批行动中,将以企业投资建设流程涉及的90个行政审批事项为清单,通过推动数据管道、区块链等技术应用,打通数据链条,加强数据共享,实现互联网和政务服务深度融合。
作为工业重镇和科技强区,广州开发区一直致力抢占区块链产业发展高地。去年7月,广州市区块链产业协会在该区宣布正式成立——这是广州第一家,也是广东省首家正式注册成立的区块链协会,填补了广州在区块链领域的空白。三个月后,该区首批2个区块链产业创新基地平台和10个区块链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包括百达丰区块链总部大厦、蚁米区块链众创空间、蚁米戊星基金等,初步构建了“一基地四平台”的区块链产业布局。
说到这里,又必须聊及广州开发区的区块链产业扶持政策:被美誉为“区块链10条”的专项扶持政策——针对区块链产业的培育、成长、应用以及技术、平台、金融等多个环节给予重点扶持,是目前国内支持力度最大、模式突破最强的区块链扶持政策。广州开发区每年会挑选10个左右应用场景予以重点支持,也会拿出场景来率先运用区块链技术,每个项目最高支持300万元,包括七个方面,涵盖成长奖励、平台奖励、应用奖励、技术奖励、金融支持、活动补贴等方面,预计每年将增加2亿元左右的财政投入。
拥抱新技术、拥抱新生事物一向是广州的眼光,否则广州也就不成其为广州了。在以上种种背景之下,“政策公信链”应运而生完全在情理当中。
广州开发区的“政策公信链”由金丘区块链粤港澳大湾区总部-广州金丘链云为其量身打造。用于处理“政策兑现”业务中不同生态系统的协同流程,推动政务服务的多部门资源共享,缩短流转办事时间,提高业务审批效率,实现精细化管理。
“政策公信链”带着百分百的区块链基因,基于金丘ECOChain3.0区块链平台打造,重点搭建“一链”“两平台”基础框架,完成“区块链十条”政策兑现应用的开发。一链即搭建区块链底层基础设施;两平台即政策兑现企业端应用平台、政策兑现政府端应用平台。
系统充分发挥了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加密算法、共识机制等技术优势,实现了政策兑现事项申报全程电子化、智能合约自动审核、多部门并行审核、证明材料可信共享、申报审核状态公开透明等特性,提高了政府政策兑现业务处理效率,降低了企业政策兑现人力、物力、财力成本。今后,还将在商事登记、科创项目申报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作为广州在区块链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区,广州开发区着眼长远,布局超前,誓要用区块链技术应用赋能实体经济。纸短言长,其具体行动步骤不是本篇重点,但该区官方的一个中远期目标令人振奋:到2019年,全面推进区块链+实施战略,建成区块链创新产业基地及区块链大厦等产业载体。预计到2020年实现区块链特色产业整体规模超过100亿元,支撑全区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