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

具体含义:利用IP进行通讯时所必须用到的协议群的统称。也称为 网际协议族

分层协议

应用协议:HTTP,SMTP,FTP,TEL,NET,SNMP

传输协议:TCP,UDP

网际协议:IP,ICMP,ARP

路由控制协议:RIP,OSPF,BGP


数据单位:

包:全能型术语

帧:数据链路层中包的单位

数据报:IP和UDP等网络层以上分层中包的单位

段:TCP数据流中的信息

消息:应用层中协议的单位



IP协议

网际协议,作用:IP寻址,路由,分包与组包

路由:一个数据到达最终目的地址,靠路由控制,IP路由称为多跳路由

数据链路实现一跳内的通讯,IP实现直至目标地址的通讯(点对点)

面向无连接

IP发包前,不需要与目标地址建立连接

原因:1.简化;2.提速(需要有连接时,可以委托上层提供服务)

分包:

MTU:最大传输单元

路由器做分片,目标主机进行重组

原因:数据包可能丢失,即使中间重新组装,下一站依然可能丢失

路径MTU发现:不需要最大MTU,使用路径中的最小MTU,可以避免路由器进行分片处理。

IPV4 首部

IP首部

协议类型(Protocol):表示IP包上层协议编号

https://www.iana.org/assignments/protocol-numbers/protocol-numbers.xhtml

16位标识(ID):用于分片重组,同一个分片ID相同

3位标志:标识分片的相关信息。

0bit:未使用

1bit:0 可以分片,1 不能分片

2bit:被分片情况下 0最后一个分片包,1分片中的包

片偏移FO:标识被分片的每一个分段相对于原始数据的位置

服务类型(TOS)字段:包括一个3 bit的优先权子字段(现在已被忽略),4 bit的TO S子字段和1 bit未用位但必须置0。

4 bit的TO S分别代表:最小时延、最大吞吐量、最高可靠性和最小费用。4 bit中只能置其中1 bit。如果所有4 bit均为0,意味着是一般服务。

现在大多数的T C P / I P实现都不支持TO S特性,但是自4.3BSD Reno以后的新版系统都对它进行了设置。另外,新的路由协议如O S P F和I S - I S都能根据这些字段的值进行路由决策。


DNS

管理主机名与IP地址对应关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