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来了,黄杨钿甜的耳环是玻璃的,是其母朋友送的,价值三百块,哈,姑且当真的信了吧,反正网络上的瓜是永远吃不完的,比如去年还是民族企业家被万千网民缅怀称颂的宗庆后,身后事忽然来了个反转,亿万豪门上演大房二房争遗产的大戏,当初因为跟宗庆后商业对立的钟琰琰没想到被网友打入冷宫后,有朝一日还能重新受宠。
但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我都不太想探究,因为相较于资本家的权利游戏,关乎老百姓生死的事才是大事,从协和医学院的董小姐到湘雅医院的罗帅宇,医疗行业的腐烂让人触目惊心,爆雷的地方是一处接着一处,七月份先后爆出天水幼儿园铅中毒,杭州小学生流鼻血这样的事,教育行业同样充斥着乌烟瘴气,这是人权喊得最响亮的时代,也是最不把人当作人的时代。
青岛舍管大爷被热死,当然有今年异常高温的突兀,可是,同样的高温,为什么校长的办公室里有空调;东北的大学生热的睡不着,询问是否会安空调,学校老师竟然把这问题跟境外势力牵扯到一起,还搬出了国防七子被美国拉黑的事,这就是211高校里的老师?
7月2日,金华市一列客车脱线停运,空调无法运行,旅客闷热难耐时,有人甚至头晕,一个小伙用安全锤破窗通风,车上乘客纷纷鼓掌,随后该男子被警察带走进行了批评教育;五年前,同样是列车故障停车,停电,多名乘客砸窗透气,事后铁路部门致歉。两者的区别在哪呢?区别就是五年前的车厢里达到了四十度,有人已经晕了,而五年后的这一次,只是有人觉得头晕,还没晕过去,所以有人觉得不应该砸窗,那么请问紧急避险的意义何在?据说当时工作人员评估不会中暑,我想问这个评估是根据什么标准,是靠工作人员的臆断感觉,还是乘客的切身感受,如果真的没有中暑可能,为何要把头晕的那位女士转移到另一车厢呢?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坐在键盘前的人自然可以心平气和保持理性淡定不慌不忙去思考去做判断,可彼时身处其中的乘客呢?
总的说下来,利益面前,有些人就不是人了,就像天水幼儿园那些给孩子吃“毒食品”的畜牲,就像杭州小学事件背后隐藏的那些既得利益者。
我只是好奇,按说现在做商品的有质检,做工程的有安检,做药的有药监,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对应的监管部门,为何越来越多的问题都是等出了事要了人命,等老百姓发现才提出来,那些本该负责监管监督的部门眼见捂不住了瞒不了了,才出来大义凛然发表严厉的谴责与声明,事先干什么去了,怕不是同流合污一个桌上打麻将来着,就连抓贪官,实际上也有很多都是贪官自己冒了出来才被抓住的,可以说是人家主动入瓮,送上门的反腐业绩。怨不得人们寒心,实在是有些所谓迟到的正义已经毫无意义,它只能安抚活着的人,未曾被伤害的人,至于那些冤死的灵魂,迟来的正义是一种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