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打卡20200916
90天打卡累计天数24天
90天当前30天打卡天数24天
宣言#只有感觉好,才能做得好#
孩子第一个30天目标:写日记妈妈第一个30天目标:晨间日记
加油小宝(妞妞+13岁)践行打卡24/30
1、早睡早起
2、先吃青蛙3、番茄0个
4、今日闪光点:
️过生日到家晚,坚持完成作业
【事件】
昨天妞的生日,提前一周左右,妞提出过生日要请几个同学聚会。
我十分犹豫。生日是周二,并非周末。
中学生的时间不比小学生,作业量大、时间紧张。
虽然吃个饭用不了多久,但原本就睡得很晚,聚会后意味着要严重影响睡眠。
妞显然经过深思熟虑,告诉我不想邀请太多人,只是请四五个小学阶段的好朋友,其中三个女生是闺蜜,两个男生是“来活跃气氛的”。
“活跃气氛”这说法太直白了,但我也能够理解。
虽然还是孩子,但她已经太了解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会开心,会觉得时光变得可爱。
我又多犹豫了两天,妞再问我的意见。
我仔细看向内心,感觉自己除了怕影响孩子们的睡眠外,更是不愿面对后边的准备。
要通知家长、与家长确定能否参加、订餐厅、订蛋糕、准备礼物,
也是给我的繁忙工作之外增加了“工作量”。
我与妞讨论,去哪吃、邀请谁、做什么准备……问题一一得到解决。
仔细想想,人一年只有一次生日。
而且这个生日是孩子进入中学后的第一次生日,她希望能够邀请小学同学借机聊聊天也是她“恋旧”的一种表现。
如果不满足她,她会留下遗憾。
想到这里,我跟她明确了要邀请的具体人员名单,与家长沟通。
昨晚最后成行4个人,来自三所不同中学。
孩子们聚在必胜客,一边吃着美味的食物,一边嘻嘻哈哈笑个不停。
我坐在不远处的桌子旁,一边听学校要求的语文讲座,一边听他们的聊天内容。
他们从各自学校的作息,聊到各科老师的特点、作业的情况,同学们的趣事,甚至还聊到了之前的同班女生如何被中学同学“爱慕”……
从始至终,按照约定,除了用手机拍照,他们没有刷微信刷视频玩游戏,而是真的做到了面对面的畅聊。
坐在旁边的我,感慨,孩子们真是长大了呢。
我买了文具盲盒送给孩子们。拆盲盒的时候,他们都变成了小宝贝,左一声惊呼哇,又一声叫喊“天呐,这是什么?”
那开心的样子告诉我这还是一群小朋友。
八点钟准时结束,和小伙伴相伴而行回家路上,俩人还在畅聊难分难舍。
我和同学的爸爸感慨孩子们一转眼就长大了。
【反思】
️生活需要仪式感。孩子也一样,生日这一天,如果没有这个小小的聚会,将会像平常日子一样滑过去。
️孩子长大了,我要更加尊重孩子的想法,将自己想到的困难与问题与孩子一起探讨,寻求问题的最佳答案。
【行动】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与孩子研究时间分配情况,挤出时间安排休闲生活活。
【感悟】
生活需要仪式感,让每一天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