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是不是越早学外语越好?

说起学外语,相信不少人都心有余悸。评论起当年学外语的经历,真可以说是“我张不开嘴,我跟不上溜儿!你说难受不难?”

为了不让下一代经历上一代人的痛苦,不少妈妈早早做好准备,希望宝宝们早早进入外语环境,不知不觉间习得外语,好像这样可以减少以后学习语言的痛苦。

那么宝宝是不是越早学习外语越好呢?

首先,什么是外语?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外语就是指英语吗?

外国语言指某一地区的本土居民不使用的语言:例如,英语在日本就是一种外语。它也指某人所属国家不常使用的语言,也即,对一名生活在法国的普通英国人来说,法语是一门外语。

第二语言指一个人除了母语,另外学习掌握的第二种语言,经常作为辅助语言以及通用语。

香港人的第一语言通常是粤语(广东话),第二语言是国语(普通话)和英语。不过,一些从中国大陆移居香港的人,可能会以华语或粤语以外的汉语方言(如上海话、潮州话)为第一语言。

所以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方言是母语,第二外语是普通话,之后才是英语。

如果宝宝在没有适应母语的前提下,早早接触外语,可能会造成对于语言学习的障碍。

第二,多大年龄适合学习外语?

不同于在幼儿期自然获得的母语,第二语言的学习存在这样的情况:学习周期很长,尤其是起步较迟的时候。在大多数情况下,第二语言的使用水平在语法和词汇上进步到与母语的使用水平相同,是很少见的。

学习外语的最高境界是native(本地人),但实际上最多也就是native-like(像本地人一样)。

我们先来看看外国小朋友是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外语的。根据《欧洲2012年外语在校教育主要数据分析》中显示,大部分的欧洲国家在小朋友6-8岁时,将第一语言作为学校主要的课程。第二外语作为学校必修课要到10岁以后。相比中国,我们也是6岁开始进入小学,将语文作为必修课程,但是我们接触英语作为课堂教学的科目,比欧洲大多数国家的孩子早的多。现在大多数学校,在小学一至三年级就有教授英语。

第三,如果没有在早年学习第二外语,是不是意味着达不到所谓native的水平?

相比早年学习第二外语的环境自然输入,年纪大一点的孩子也未必会输。比如,初中开始接触英语的孩子,在学习策略上更加成熟,一开始学习外语的时候进步很快。如果能够克服练习时候出错的尴尬,一样可以获得很强的外语使用水平。

所以说,教育要符合宝宝的学习发展水平,切莫“揠苗助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