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精要(6)

          《四圣心源》精要(6)

                        黄岐之

                    “气血原本”

[摘录1]  肝藏血,肺藏气,而气原于胃,血本于脾。盖脾土左旋,生发之令畅,故温暖而生乙木;胃土右转,收敛之政行,故清凉而化辛金。

[意义]  肝藏血,主疏泄,肺主气,肺气宣肃,胃主受纳水谷,化生气血津液,脾主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左升,促进气血生发畅通,阳升而肝血顺畅;胃气右降,促进传化排泄畅通,阴降而肺气顺畅。

[感悟]  脾升胃降,脾胃为气血之源,肝随脾升,肺随胃降,肝血温暖而阳升,肺气清凉而阴降。

[摘录2]  午半阴生,阴生则降,三阴右降,则为肺金。肺金即心火之清降者也,故肺气清凉而性收敛。子半阳生,阳生则升,三阳左升,则为肝木。肝木即肾水之温升者也,故肝血温暖而性生发。肾水温升而化木者,缘己土之左旋也,是以脾为生血之本;心火清降而化金者,缘戊土之右转也,是以胃为化气之原。

[意义]  阳升阴降,午时半(12点)阴气生发,开始阴降,少阴心经、少阴肾经、厥阴心包经三阴右降,是肺金宣肃所为。肺气右降,则心火清降,因此,肺气收敛而清凉。子时半(零时)阳气生发,开始阳升,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三阳左升,是肝木疏泄所为。肝气左升,则肾水之温升,因此,肝血生发而温暖。肾水温升而生发肝血,是脾土左旋的缘故,脾是生血之源;心火清降而肺气收敛,是胃土右旋的缘故,胃是化气之源。

[感悟]  十二经脉流注是人身气血流动不息,向各处循环灌注。以子时半和午时半为分界,阳升阴降,各个脏腑依次协调进行生理活动。脾升胃降,肝升肺降,心肾相交,气血循环不息。脾胃升降是动力之源,肝肺升降是运动之力,心火下降肾水上升,清升浊降,心强肾足助脾胃升降,气血旺且流畅。

[摘录3]  气统于肺,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布也,其在脏腑则曰气,而在经络则为卫。血统于肝,凡脏腑经络之血,皆肝血之所流注也,其在脏腑则曰血,而在经络则为营。营卫者,经络之气血也。

[意义]  人身之气均为肺所主。脏腑和经络之气,都是肺气之所宣布,在脏腑称气,在经络称卫。肝主藏血,脏腑和经络之血,都是肝血之所流注。在脏腑称血,在经络称营。营卫是经络的气血。

[感悟]  脏腑为生理器官系统,经络为脏腑联系系统。脏腑健全,功能正常,气机平衡,气血旺盛;经络通畅,气血流畅,营卫和谐。


(“《四圣心源》精要”文集为原创系列文章,版权所有,请勿侵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4、气血原本 肝藏血,肺藏气,而气原于胃,血本于脾。盖脾土左旋,生发之令畅,故温暖而生乙木,胃土右转,收敛之政行,...
    蓝蝶_8263阅读 1,303评论 0 0
  • 《四圣心源》精要(5) 黄岐之 “脏腑生成” [摘录1] 人...
    黄岐之阅读 1,623评论 0 8
  • 肝藏血,肺藏气,而气原于胃,血本于脾。盖脾土左旋,生发之令畅,故温暖而生木乙;胃土右转,收敛之政行,故清凉而化辛金...
    张凌_8148阅读 544评论 0 0
  • 阴生于上,胃以纯阳而含阴气,有阴则降,浊阴下降,是以清虚而善容纳。阳生于下,脾以纯阴而含阳气,有阳则升,清阳上升,...
    张凌_8148阅读 440评论 0 0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25评论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