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特别想聊聊"我是一切的根源",学习王阳明心学都很熟悉的这句话,源于最近读的书和听的课中反复提到"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个理念。
看看现实中的痛点:我感觉在婚姻中我们没有足够的信任,交流也不多,关系越来越冷淡了;我微信几千人,却连个聊得来的人都没有;我孩子高中了,我感觉他离我越来越远……
这些感慨或者叫抱怨背后是什么?是未被满足的需求。婚姻中想要更多的信任,社交中想要更多的亲密,亲子关系中想要付出更多的爱。
想要什么不会给人带来情绪,它只是个起心动念,一个自然的发生。人只要活着,就会有需求。也可以说,一个人活着就是欲望的根源。
问题是需求不会被自动满足。当然有部分需求被调整了,没被满足的也可能被压抑了。总之大自然或者他人很难主动满足他人需求。
这就需要为自己负责了。积极主动的为自己的起心动念做到了。也就是起心动念的根源在我,需求在我,满足需求也需要我完成。我想要婚姻里多谢信任,那我去信任对方或者给出信任。我也想要社交中多些亲密,我就必须对他人感兴趣有好奇心。
总之,我想要,我做到。
那我去信任,去对他人好奇就能换来我想要的吗?凭想象无法回答,但另一句话可以:做是一切的答案。
或许这就是为自己负责的积极主动的人生应有的态度吧。
这里要提醒的是,对自己的情绪感受需求带着"觉",带着允许和观察者心态,而不被牵着走。这个明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