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4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中秋梦语   

"八月十五月儿明,爷爷为我打月饼,月饼圆圆甜又香,一块月饼一片心。"

恐是三十余年前了,记不清是小学组织的老电影,还是在黑白电视里,一位慈祥的红军老爷爷,忍着伤痛,为几个孤儿做月饼;画外配的童声,唱得便是这歌词。歌留给我的印象之深,不仅旋律歌词,整个镜头画面释放出的淡淡哀伤,如同载不动许多愁的舴艋舟,每到中秋便盘桓在记忆的双溪之上。

中秋是必会吃月饼的。彼时的月饼,多装在印着杏花楼字样的纸盒或铁皮盒中。一打开,先把月饼表面雕刻的文字研究一番:豆沙,椰蓉,莲蓉,五仁,百果。月饼又甜又腻,通常我们会用小刀把一只360度的月饼,平均分成4块90度。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情,刀尖从油腻腻的表皮开始向下滑,横截面平整地露出里边儿的馅,拦腰再来一刀,4块小扇形就等着被送进4张嘴了。

只用两刀把整只月饼分成大小一模一样的四小块,是件让小孩子觉得特有成就感的事:豆沙最容易切分,莲蓉和椰蓉次之,最难的是百果和五仁,而这两种口味也最不招人喜欢。它们的馅儿到底是什么,到现在我也说不清。总之在一次咬下一口百果月饼时吐出了一块猪油后,我的胃和大脑同时提出了严正抗议。从此之后,我就只愿意啃它们的表皮了。

后来月饼有了新的品种诸如蛋黄,绿豆沙甚至冰淇淋和其他稀奇古怪的口味,每到中秋哈根达斯在闹市区到处搭着大篷派着昂贵的月饼时,我都觉得这不是中秋的味道。正宗的味道许仍是以前的豆沙椰蓉,改良后的不再那么甜腻的口味也应更益于现代人的健康。

据说,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而中秋赏月吃月饼的记载,到明代才有。 不管哪个朝代,帝王将相抑或布衣儒生,中秋赏月,吟诗作赋,品赏月饼,想来应是他们过节的主要节目。无论平日佳期,唐诗宋词里那些"月移花影""月上柳梢""月满西楼",皆是最美的意象和情感载体。

如今真正赏月的已不多见,更别说吟诗作赋。城市中,现代人孜孜矻矻的身影在月满之时稍作驻留,月迷津渡终于沉默走入心海深处,庭月多情犹为异乡离人照落花之画面,亦可生动而迷人。

同样迷人的还有月亮的种种别称,玉兔、桂宫、蟾轮、素蛾,每一个都赋予我们极尽美好的想象。童蒙未开的那些中秋,双眸炽热地望向青夜中高悬的玉镜,努力地捜寻其中月宫玉兔美嫦娥的一丝轮廓。

  「八月十五月儿明呀

  爷爷为我打月饼呀

  月饼圆圆甜又香呀

  一片月饼一片情哪

  爷爷是个老红军呀

  爷爷待我亲又亲呀

  我为爷爷唱歌谣呀

  献给爷爷一片情哪」

当年电影里的那群小孩,唱着唱着,发现正在打月饼的老爷爷双手捂在腰间,慢慢倒下,慢慢闭上了眼睛。一个最小的小女孩说:爷爷睡着了... 然后,我和他们一起伤心地哭起来。

再后来,慢慢长大,学业和工作越来越忙碌,很长一段时期的中秋记忆现在想来都是空白。直到近些年,中秋被划为法定假日,是时候告诫自己必须从繁冗事务中抽身几天感受"秋日胜春朝"的秋兴了。

日子如流水般一天天滑过,月亏月满,人不如故,鸿爪雪泥,重遇过往。

偷得浮生半日,今夜玉娇又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一个美好节日,我们赏月团聚,难得轻松的一个时刻,今天就跟大家简单聊聊中秋节。 一、概述中秋节...
    算法成瘾者阅读 3,555评论 0 2
  •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
    mingming123阅读 1,807评论 0 0
  • 每年的中秋节,我们全国各地都会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家家都要隆重的置办一桌佳肴美酒,家人团圆庆祝的同时表达对中秋时...
    李宇航妈妈阅读 1,027评论 0 0
  • 10.4 午觉记 坐上10月4日7:10分的高铁,不到9点就回到家门口了。过于早起床的结果是,整个下午我在沙发睡觉...
    Dabiliu阅读 3,502评论 0 0
  • 印象中的中秋佳节,并没有多热闹,既没有月饼,也没有时兴水果葡萄和石榴 ,但儿时的我们还得对中秋的到来翘首期盼的。...
    桃李幸阅读 1,40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