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的作者是:小Lin,本名邹鲁秦 。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 ,研究生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曾就职于纽约摩根大通JP Morgan投行部,是求职在线学习平台Offer帮(offerbang.io)创始人。她是一位关注宏观经济与历史周期的财经科普作者,擅长将复杂的经济理论与现实案例结合,通过“有温度”的叙事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逻辑,截止2025年1月哔哩哔哩粉丝528.3万,入选2024年B站百大UP主名单。
这本书巧妙地出现在我深读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笔风风趣幽默,就像作者所言:“对更大世界的理解,会潜移默化地帮我们在面对未知时少一点慌张、多一些从容。另一方面,也祝愿大家在感受宏观经济温度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微观的幸福与快乐”,看得太爽太着迷了!
必须得总结一下:
一、各国经济发展阶段及特点
①日本:从战后崛起到失落的三十年
【阶段】
复苏期(1946-1954):美国接管并主导改革(土地、教育、宪法),重建经济基础。
崛起期(1954-1972):财团(如三菱、三井)主导“裙带资本主义”,制造业全产业链发展。
泡沫期(1980s):《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低利率催生股市楼市泡沫,银行过度放贷导致信用扩张。
崩盘与失落的三十年(1990s至今):泡沫破裂后陷入通缩,老龄化与僵化财团体系拖累经济活力。
【特点】一是财团与政府深度绑定,形成“窗口指导”式政策干预。二是泡沫破裂后救市政策滞后,银行坏账与僵尸企业拖累实体经济。
②韩国:压缩式增长与结构性矛盾
【阶段】
独立初期(1950s-1960s):朴正熙政府扶持财阀(三星、现代),控制银行信贷,推行“教育立国”。
飞速发展(1970s-1990s):建筑业、电子业崛起,但教育竞争内卷化,社会压力加剧。
后遗症(2000s至今):财阀垄断经济,青年失业率高企,阶层固化。
【特点】一是政商勾结模式:政府通过银行控制财阀,财阀依赖政策资源扩张。二是教育双刃剑:技术人才推动产业升级,但过度竞争导致“喘不过气的生活”(P.韩国教育章节)。
③印度:殖民遗产与人口红利困境
【阶段】
殖民与保护主义(1947-1991):独立后效仿苏联计划经济,排斥外资,经济封闭。
改革与外包崛起(1991至今):开放市场,IT外包业成为全球“办公室”,但制造业薄弱。
现状:人口第一大国,但劳动力廉价(如洗衣工替代洗衣机)、种姓制度与保护主义制约发展。
【特点】一是殖民遗产的双面性:英语普及助力外包业,但保护主义导致“行业巨头与政府勾连不清”。二是人口红利未兑现:低端服务业为主,政策限制外资(如小米高管本土化要求)抑制产业升级。
④希腊:欧元区的“造假者”与债务危机
【阶段】
混入欧元区(2001):财务造假(高盛协助)达标,低利率借贷刺激消费。
次贷危机暴露(2008后):债务/GDP达130%,被迫接受紧缩政策,失业率飙升至25%。
现状:经济萎缩、青年外流,成为欧盟“问题儿童”。
【特点】欧元区的代价:失去货币主权,无法通过贬值自救,“紧缩政策让民众负重前行”。
⑤俄罗斯:从计划经济到寡头资本主义
【阶段】
苏联时期(1920s-1991):斯大林模式集中资源工业化,后期僵化。
寡头垄断(1990s):休克疗法催生七大寡头掌控能源、媒体,贫富差距激增。
普京时代(2000s至今):打击寡头、能源主导经济,但受制裁与单一结构制约。
【特点】资源诅咒:能源出口占经济主导,制裁加剧脆弱性。
⑥土耳其:非传统货币政策的实验
【阶段】
埃尔多安时代(2000s至今):降息对抗通胀,里拉暴跌,民众恐慌性消费。
现状:外资撤离,人才流失,经济陷入恶性循环。
【特点】宗教影响经济:伊斯兰教义反利息,衍生“变相贷款”模式。
二、各国发展规律及差异
【相似点】
1.政府干预的双刃剑:日本窗口指导、韩国财阀扶持短期见效,长期导致结构僵化。
2. 外部压力与危机:美国通过《广场协议》、贸易战(日美)影响多国经济路径。
3. 人口与教育的关键作用:日本老龄化、印度青年失业、韩国教育内卷均制约发展潜力。
【各国核心矛盾】
日本通缩循环vs 财团僵化
韩国财阀垄断vs 创新需求
印度人口红利vs 制度滞后
希腊欧元福利vs 主权丧失
土耳其宗教理念vs 经济规律
三、启示与思考
大国良性博弈,充满着政策与策略的大智慧,人口老龄化、加征关税、教育兴国、寡头经济、贫富差距等等,这些经济规律值得深度研究和敬仰,引以为鉴。时势造英雄,期待下一次再与宏观经济温度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