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肤浅的读书笔记,运营的头还是说太专业,不写了。
--------------我是分割线------------------
这一路遇到很多人,为自救学习心理,有机缘的专职从事这一行开始救人,有天赋的成了大牛。无机缘又无天赋,心态平和也挺好,怕的是救不了自己还去害人。
心理学强在解释,弱在治疗控制,不同流派的解释方法论可写成几摞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一些成年人也开始在QQ群、微信群讨论
原生家庭被夸张
推卸责任版:
我妈很强势,在家里我爸什么都听她的,从小对我很严厉,我就是跟了她的性格,现在找男人又想找我爸那样的又从心里瞧不起,一开始就想逃离,都是我妈害的.....
为了痛苦而痛苦版:
原生家庭是我这辈子摆脱不掉的伤疤,我永远忘不了...我恨他们,为什么他们不去死...
如履薄冰版本
孩子才上小学就嚷着要智能手机,不给买就用脑袋砸窗户,我们不敢说也不敢骂,万一留下心理阴影可咋整
好像这个时代,不知道“原生家庭”就out了。
科学与宗教的界限
精神分析流派诞生近两百年,心理学传入中国100多年,除了解梦、遗传、原生家庭,是不是还应该学习点别的。哪怕读一读启发弗洛伊德的叔本华。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黄帝内经》
荣格晚年陷入迷茫,从中国哲学中寻找养分。积极心理学派融合东西方宗教,去研究那些最健康最幸福的人,为何心灵能成长到如此高度。
心理学曾被打倒十年,而现在国内的教科书都说:“心理学是科学。”如果标准是可测量、可证伪,那它做到了。如果标准是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呵呵,好像有点争议。
先有思维,还是先有痛苦?我回答不了。
当然你也可以说先有基因,才有了痛苦的思维,没错,符合唯物论。
注定无法突破时代限制
当化学、物理发展的时候,冯特说心理学是科学的,它可以被物理学的方法测量。化学元素周期表横空出世,冯特说,心理活动也是由元素构成的,我们可以去研究它们的规律、联系。
当动力学、热力学发展的时候,笛卡尔说大脑就是机械,控制四肢的运动。
当计算机发展的时候,认知主义流派兴起,人们试图在大脑中寻找存储、转化、输出的装置,试图用计算机复制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