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走在小区时,偶一抬眼,发现街边商铺里走出肩上披着白纱的人——这种现象在乡下见过,是有人去世的征兆。
返回时,由于心中疑惑,就走近瞅了瞅。在这家临街店铺里,空无一物,全无做过生意的迹象。地面上席地坐着一男二女,三人中间有个烧纸的铁桶,正冒着微微的烟火。
店内的三个人只是静静起坐着,面无表情。其中的男人,正机械地不时往铁桶放着黄色纸片。
相距铁桶不远,地上铺着被子,上面盖着被子。两床被子中间,有一个平躺般的人形隆起,应该就是逝者。
此时中午时分,放学的、下班的、用餐的、购物的人流在这间店铺前依序而过,一切与往常没有两样。也好似没有人注意到:近在咫尺的地方,三个面无表情的人,及躺着的逝者。
记忆中:“死者为大”,有人离世是一件大事,引发震动,被人关注。全然未曾见过眼前的景象——逝者近乎被忽略于人海的场景。
或许,这也是城市与乡村的区别。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走到生命的尽头,一生的时间用完时,一个人在人世的成绩单,或许也反映在这一刻。只是,城市里的打分,可能更严格。
但是,对于逝者,又在意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