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基督》是乔托的著名作品。
上次我们分享了中世纪艺术,讲到那种禁锢思想的一些艺术作品,那为什么要分享乔托呢?
可以说,乔托是打破这种中世纪的这种禁锢局面的很重要的人物。
乔托是意大利画家,出生在1266年,家里很贫苦,从小会干很多粗重的活。
有一次在放羊期间,他就很无聊然后在那里画羊群,有一个路过的艺术家发现了他的绘画天赋,把他收为徒弟。
这个人是契马布耶,很快,乔托就跟着老师学会了所谓的程式化的绘画技巧。
程式化,就是绘画有一种模式,按照那个套路往上画就行了,没有太多的思想性的东西,但是他认为画家的思想不应该被这些束缚。
他喜欢观察自然,他所看到的人物,树木等这些物体,都是立体的,人物是有情感的,所以他想把这些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
他画了很多壁画,但是他也一直琢磨怎么在平面的墙面上画出立体的东西,通过不断的观察,他发明了一种短缩法,而且比较注重光影的变化,从此他的作品有了立体感。
这幅作品叫《金门相会》或者《金门之会》,然后你看这幅画他有那么几个人,最关键的是他分了层次。
他的人物分了城门外你看是有一个人物,城门前面包括中间和后面,城门里面都会有一些人物,因为发现他有了一定的空间感。
再往回看中世纪的作品,我们发现都是在一个面上,比较死板的一种状态,这个也就是我们讲的透视法,绘画中的透视。
从此这些绘画作品有了初步的立体空间,他创立的这种短缩法,就是其实就是透视的一个方法。
他算是一个开创性的一个人物,另外他还有一个突破,就是打破了宗教禁锢思想的这种方式,他是有点天马行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画,他第一次画的人物有了表情。
这幅画画的是耶稣被犹大背叛后被钉在十字架上死去的这样的一个故事,画面中每个人物都有种悲伤痛苦的感觉。
再看空中的那些小天使,他那种悲伤的感觉,加上手部就身体的一些动作,就显得特别生动。
尤其是中间偏右那个头上扬的那个小天使那种悲痛的,无法自拔的那种感觉,总之很形象,很生动。
乔托让艺术突破了宗教的限制,更加关注人的情感和思想,他是很重要的艺术家,重要在于他是中世纪艺术的破局者,也是文艺复兴的开创者。他被称作欧洲绘画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