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课程内容是韦老师发明的心理技术《幸福干预》中的B计划《舌尖上的潜意识》,说的是你最喜欢的一道菜,但链接的却是做菜的这个人,以及与这个人有关的故事和情感。“幸福菜”体味了不同的菜、不同的味、不同的情,舌尖上的潜意识、胃的潜意识,带给我们的是丰富多彩的情感链接。
听着大家对各自喜爱菜肴的回忆、描述和情感的抒发,我此刻的脑海里想到的是爷爷的饺子。爷爷是河北人,抗日战争时期是42军林彪部队的一名英勇的抗日战士,一路南下打日本鬼子最终停留在了惠州,就在此扎根了。记忆中爷爷是一个严肃、严谨、严厉的人。平时很少说话,偶尔谈起也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点滴。小时候我是住在深圳的,每年过年才回惠州,有一次我回到爷爷家,没有第一时间向他问好,他整整一年没有理我!自此以后我回爷爷家都是第一时间跑去给他问好的。我父亲四兄妹,每年过年都是在爷爷家一起过的,年30的一大早奶奶和妈妈就忙活起来,杀鸡宰鹅切肉洗菜......吃完年夜饭后,大家就齐坐电视前看春节联欢晚会。这时爷爷就指定奶奶和妈妈去包饺子,其他人是不能碰的。听妈妈说爷爷就教了奶奶和妈妈、姑姑怎么包正宗的河北饺子,但姑姑包的不好看,所以爷爷就不让姑姑包了。而且肉馅一定是白菜猪肉的,制作这种肉馅特别麻烦,因为要先处理白菜,把白菜洗净、切丝、再榨出水分后,才能和肉馅一起拌均。等到零点将近,5、4、3、2、1、新年的钟声敲响,热腾腾的饺子也出锅了,大家喜气洋洋的吃着代表团圆饺子,再放响新年的鞭炮,心情无比的幸福!饺子,对爷爷来说不是一道菜,是团圆,是幸福,是仪式感,是传承,是新的开始、是执着、是信念......现在,这个的场景再也没有了,自从爷爷奶奶离开以后,几家人再也没有这样齐聚过看春晚和一起吃饺子的时候了,也再也没有了鞭炮的声响。
“舌尖上的潜意识”,潜出了这么多尘封多年埋藏心底的话,爷爷已经离开27年了,因为这道菜突然勾起了对他的思念,爷爷我小时候很怕您,很少和您说话和玩耍,现在我也已经学会了包正宗的河北饺子,而且包的很好看,我会用美食去传承您的信念和爱。
(王艳芳写于20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