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悦然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磨铁图书
出版年: 2020-6-1
页数: 232
定价: 46.80
《顿悟的时刻》是张悦然精心写给所有阅读者与创作者的小说课。涉及读书与写作的种种疑问:是什么促使作家动笔写一篇小说?是什么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开始了思想的跋涉?大众小说为什么能感动更多的人?次要人物为什么同样要丰满?
全书拆解60部小说文本,梳理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建立属于作家的秩序,用有限的故事帮助我们了解世界与他人,跨过生命旅程设置的层层路障。同时全面剖析与解读了村上春树、波拉尼奥、门罗等五位同时代的作家作品,凝视当代小说家笔下的爱怜与伤痛、冷酷与慈悲,帮助我们找到身处之地在时空中的坐标,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阅读和写作变得更加个人化,回归是一种需要,一种本能。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循着小说发出的光芒,发现自身的遗失之物,并用读和写再次赋予其生命。
人物(一):情感的支点
人物(二):敌人的馈赠
冲突(一):不稳定的关系
冲突(二):魔鬼的名字
情节(一):内心的共振
情节(二):顿悟的时刻
视角(一):较远的观察者
视角(二):被蒙蔽的心
结尾:虚构世界的合拢
村上春树:无恙的英雄
波拉尼奥:召唤巨人
艾丽丝·门罗 之一:时间的房子
艾丽丝·门罗 之二:门罗的晚期风格
“阅读是比写作更接近日常的幸福”——能深切感受作者同样身为写作者,对于所提及作品/作家的真诚喜爱(门罗篇章最丰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第二辑中并不全然是赞美,对伴随自己一路走来的“启蒙”式作家,亦能指出不足,措辞恳切;书单很具参考性。第一辑从人物、冲突、情节、视角几方面谈写作技巧,虽偏于理论分析,结合经典文学作品,可读性与实用性兼具。所谓“情感支点”,是作者进入文本的缘由和密码,与人物产生的共情,与自身灵魂的重叠;人物关系结构的建立和坍塌,构成戏剧冲突;情节的动力是能来自于人物诉求,内心共振改变走向;视角是作者裁剪纷繁世界的取舍度,是重建秩序的意志体现。最爱「顿悟时刻」——精神世界被照亮的某个时刻,展现人物弧光的高效手段。(欢乐分裂)
我非常喜欢,有一点想到王安忆的小说课堂,但是在文本选择上是我更熟悉的当代作家的作品。主要在分析短篇小说,也偶有对长篇的观照,比如波拉尼奥的2666。特雷弗讲短篇小说是“一瞥的艺术”,张悦然就是一笔一划地写出了这“一瞥”里人物的改变。这本集子里讲到很多小说中人物的“顿悟时刻”,但就像“娜拉走后怎样”,顿悟之后又怎样呢?生活的外观很多时候并没有改变,但顿悟有用吗?其实又是有影响的,它改变了人物和生活的关系张力。同样的外观下,蒙昧地受苦和清醒地受苦,到底有所不同吧。讲村上的部分也很有趣,尤其是健康、自律、乃至规律到无趣的生活方式也呈现为当代生活的一种隐喻。这大概是张悦然版的《普通读者》了。(曼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