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要读正版的。
世纪之初至今,夏夜的黄昏里大街小巷里总有骑三轮车的人带了满满一车畅销书,用塑料布罩着,也不吆喝,供人们翻阅购买。天色晚了,就开着一盏应急灯,亮亮的照在书上。总有几个人凑上来,就着亮白的灯光,一声不吭的翻着。时而有人问骑车人:"老板,这书怎么卖?"大抵会说一折、二折之类的。当年做学生时,我也是询问的买主。只是买回家看时,不但被如蚊蚁般的的小字折磨,还习惯性的需要做一种叫做猜猜原来是什么字的游戏。
后来工作了,口袋丰盈。时值网络阅读开始兴起,便不屑于网络上随便搜搜就有的盗书,只觉得那是文贼,更遑论各种稀奇古怪的小动图令人烦不胜烦,只在正版的网站上买书看书。偶然会在微博之类的地方看到有作者控诉,网上盗书的如何如何多,作者如何如何可怜,辛苦写的书被盗,去论理反而被骂,不禁心中怜悯。
然而名著么,我不关心,毕竟法律不是摆在那里好看的,直到有一天看到加西亚·马尔克斯去世。在网上得知马君十分不喜中国人,因为《百年孤独》在中国盗版横行,让他损失了很大一笔收入。
然而,对于马君,我也是不喜欢的,同样也是因为《百年孤独》!没见过写书的让几代一大家子人,都用一个名字的,看来看去,简直不知所谓!即便后来国人发明了替代阅读法,我也只是神往一下,坚决不看。
参会要求必须阅读马君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无奈,只好硬着头皮读下去。身处网络时代,做为一个被马君厌恶的中国人,我首先做的是下载了一个电子版。一读之下,更加加深了我对马君的厌恶——啧啧啧,果然是名不虚传的魔幻主义作家!文风依旧错乱复杂,不知所谓!彼时我天真的认为现在的流通版本能差到哪里去呢?
然而电子版本阅读和写读后感的两难最终让我选择了借阅。很高兴这畅销的名著在图书馆里还剩了那么一本。
打开来看,不同之处甚多!
"这些地方的变化日新月异,它们已有了戴王冠的仙女。 ——莱昂德罗·迪亚斯"
——这是我下载的电子版本,也许是哪个初学翻译的练手之作。
"这些地方走在众人之前,
它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花冠女神。
——莱昂德罗·迪亚斯"
——这是2012年9月出版的杨玲译本
同是卷首语(是这么叫吗?),很显然,正版的翻译令人觉得更有味道,恍惚觉得好像在看古希腊的经典神话,对于南美文学和马君的那种黏黏糊糊的感受一下子就被风吹去。
正版书的阅读十分舒适,流畅的译文给人以享受。这种享受正如小说中乌尔比诺医生感受到的,那份他在午餐后炎热下午那露台上小憩的惬意。
网上电子版本——"这是确定无疑的:苦扁桃的气息总勾起他对情场失意的结局的回忆。
……
"尽管从窗外吹来的空气使室内气息变得清新,但熟知内情的人,仍然可以感觉出那带有苦扁桃气息的不幸的爱情的幽怨和隐痛。"
出版版本——"不可避免,苦杏仁的气味总是让他想起爱情受阻后的命运。
……
"尽管窗外吹来的凉风使空气变得清新了一些,但熟悉的人仍旧能够闻到苦杏仁的气息中那种不行爱情的温热余味。"
对比之后,其实就可以肯定,仅就想要正常的看一个故事,选择正版也比选择盗版强得多。
正版精装的《霍爱》,沉甸甸的拿在手里,像是乌尔比诺医生每天都要吃的那堆药,虽然口里告诫别人不要吃,终究还是抵不过身体的衰老,把它们放在肚里才安心。我经此教训,再不敢妄言名著,也不能就着原来的模糊印象大放厥词了。以后无论是哪种书,还是先尽可能的找正版阅读吧!